[实用新型]设有防水耐磨涂层的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2932.1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5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伯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元禾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0 | 代理人: | 陈伟勇 |
地址: | 2014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有 防水 耐磨 涂层 套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涉及套筒。
背景技术
汽车的悬架臂位于汽车的底部,如果悬挂过软,因离地距离小,在起伏的路面行驶时,容易碰触地面,连接在悬架臂上的套筒也容易因此受到损坏。另外,连接在悬架臂上的套筒还容易被水溅射,从而生锈。造成套筒的寿命较短,需要经常检测、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设有防水耐磨涂层的套筒,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有防水耐磨涂层的套筒,包括一合金制成的筒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壁外镀有锌层,所述筒壁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锌柱,所述锌柱的一端连接位于所述筒壁内壁的内侧的锌层,所述锌柱的另一端连接位于所述筒壁外壁的外侧的锌层;
所述锌层内嵌有由玄武岩纤维线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
生产时,先在筒壁外固定网状结构,然后在将覆盖有网状结构的筒壁放在电镀室内,进行镀锌处理。因本专利采用的是网状结构而不是膜状结构,锌可以穿过网孔牢固连接筒壁。在镀锌过程中,通孔自然被锌填充,在通孔内形成呈柱状体的锌柱。
在使用时,锌层可以有效防止水气进入合金,避免筒壁生锈,提高了筒壁的寿命。而且通过通孔内锌柱可以使两侧的锌层连接。因系同材料连接,连接强度更高。另外,玄武岩纤维,是玄武岩石料在1450℃~1500℃熔融后,通过铂铑合金拉丝漏板高速拉制而成的连续纤维,强度非常高,而且还具有电绝缘、耐腐蚀、耐高温等多种优异性能。采用玄武岩纤维线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不但能增强筒壁的抗冲击能力、抗磨擦能力,进一步提高筒壁的寿命。
所述网状结构的网孔为方孔,所述方孔的孔径不小于5mm×5mm;
所述玄武岩纤维线的线径不大于1mm。由于构成网状结构的玄武岩纤维线线径较小,覆盖在玄武岩纤维线上的锌不但可以连接玄武岩纤维线,而且还可以使相邻的网孔内的锌连接。这样就使得三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所述网状结构有两个,分别为位于所述筒壁内壁的内侧的内层网状结构、位于所述筒壁外壁的外侧的外层网状结构;
所述内层网状结构、所述外层网状结构的玄武岩纤维线的交叉点交错。以使筒壁两侧的网状结构位置相错,使网状结构的投影网孔更小,这样就可以在网状结构不改变的情况下,增加筒壁的强度。
所述通孔呈螺旋状排布在筒壁内。这样就可以避免多个通孔在同一个横断面或在同一个纵断面上的情况,进而可避免影响筒壁的轴向、径向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筒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设有防水耐磨涂层的套筒,包括一合金制成的筒壁11,筒壁11外镀有锌层,筒壁11上开有通孔12,通孔12内设有锌柱,锌柱的一端连接位于筒壁11内壁的内侧的锌层13,锌柱的另一端连接位于筒壁11外壁的外侧的锌层13;锌层13内嵌有由玄武岩纤维线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生产时,先在筒壁11外固定网状结构,然后在将覆盖有网状结构的筒壁11放在电镀室内,进行镀锌处理。因本专利采用的是网状结构而不是膜状结构,锌可以穿过网孔牢固连接筒壁11。在镀锌过程中,通孔12自然被锌填充,在通孔12内形成呈柱状体的锌柱。
在使用时,锌层13可以有效防止水气进入合金,避免筒壁11生锈,提高了筒壁11的寿命。而且通过通孔12内锌柱可以使两侧的锌层13连接。因系同材料连接,连接强度更高。另外,玄武岩纤维,是玄武岩石料在1450℃~1500℃熔融后,通过铂铑合金拉丝漏板高速拉制而成的连续纤维,强度非常高,而且还具有电绝缘、耐腐蚀、耐高温等多种优异性能。采用玄武岩纤维线交织而成的网状结构,不但能增强筒壁11的抗冲击能力、抗磨擦能力,进一步提高筒壁11的寿命。
网状结构的网孔为方孔,方孔的孔径不小于5mm×5m;玄武岩纤维线的线径不大于1mm。由于构成网状结构的玄武岩纤维线线径较小,覆盖在玄武岩纤维线上的锌不但可以连接玄武岩纤维线,而且还可以使相邻的网孔内的锌连接。这样就使得三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元禾汽车零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元禾汽车零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29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高效烘干的纺织布烘干机
- 下一篇:外设加强辅助机构的套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