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切边装置的切刀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2348.6 | 申请日: | 2017-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3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曾浩然;杨洪涛;王益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纺机自控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26 | 分类号: | B26D7/26;D06H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1102 | 代理人: | 赵继福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切边 装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的切刀结构,具体为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线中切边装置的切刀结构。
背景技术
切边装置是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线的生产工艺流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线中因为交叉铺网会导致所铺的网中间薄两边厚,造成克重不均匀。切刀机构切下一部分布料,不仅可以提高水刺非织造布的表面均匀度与幅宽,提高表面质量,而且切下的布料能回用,可以节省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现有的切刀机构如图1所示,是由切刀1、底刀2、切刀支架4、底刀安装辊3等组成。底刀安装辊3通过带座轴承10安装在墙板9上,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底刀2安装在底刀安装辊3上面,随着安装辊一起转动;切刀支架4安装在墙板9的上表面;切刀1安装在切刀支架4上面,与底刀2相对应,并在底刀2及布网的带动下被动旋转,切断布网。
上述现有切刀结构的缺点是: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实现实时在线调整,必须先停机才能进行调整;底刀和切刀不能一起联动调整,只能单独分别调整,每次分别调整完成后切刀和底刀都需要重新找正;切刀的左右及上下调整均不能自动进行,需要手动才能完成调整。这种现有的切刀机构不仅调整不便、影响生产线的生产效率;而且调整过程十分繁琐、操作不便。调整过程费时费力,不仅加大了调整维护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影响整个生产线的出品率。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实时在线调整、切刀与底刀能够联动,且调整简便的切刀机构,已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刀机构通过在底刀安装辊与底刀之间设置调整套筒,采用标准的气动分切刀,在切刀导轨与底刀安装辊之间设置调整板,可以有效解决现有切刀机构不能在线实时调整以及切刀与底刀不能联动调整等问题的新型切边装置的切刀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新型切边装置的切刀机构,包括安装在底刀安装辊3上的底刀2,以及安装在底刀安装辊3两端的带座轴承10;所述的底刀2上方对应设置有切刀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刀2与底刀安装辊3之间设置有调整套筒6;所述的切刀1安装在切刀导轨5上并且通过电磁阀控制上下移动或沿着导轨左右移动;所述的切刀导轨5与底刀安装辊3之间通过调整板7连接在一起,调整板7与底刀安装辊3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
所述的调整套筒6与底刀安装辊3之间设置有导向平键;
所述的调整板7的中部与墙板9之间设置有调整螺杆8连接,调整螺杆8一端设置有手轮11,另一端通过螺母与墙板9固定;
所述的调整板7的上部通过螺钉固定切刀导轨5,下部通过滚动轴承和轴用挡圈与调整套筒6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调整板7的中部设置有螺纹孔,与调节螺杆8形成螺纹副;调节螺杆8穿过调整板7的一端通过轴肩和挡圈固定在墙板上,墙板7与调节螺杆8之间设置有自润滑铜套。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实现切刀机构功能的同时,实时在线调整及联动调整,提高生产率,降低调节难度,而且结构简单,设计、制造、安装方便,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为:切刀1、底刀2、底刀安装辊3、切刀支架4、切刀导轨5、调整套筒6、调整板7、调节螺杆8、墙板9、带座轴承10、手轮1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新型切边装置的切刀机构,包括安装在底刀安装辊3上的底刀2,以及安装在底刀安装辊3两端的带座轴承10;所述的底刀2上方对应设置有切刀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刀2与底刀安装辊3之间设置有调整套筒6;所述的切刀1安装在切刀导轨5上并且通过电磁阀控制上下移动或沿着导轨左右移动;所述的切刀导轨5与底刀安装辊3之间通过调整板7连接在一起,调整板7与底刀安装辊3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
所述的调整套筒6与底刀安装辊3之间设置有导向平键;
所述的调整板7的中部与墙板9之间设置有调整螺杆8连接,调整螺杆8一端设置有手轮11,另一端通过螺母与墙板9固定;
所述的调整板7的上部通过螺钉固定切刀导轨5,下部通过滚动轴承和轴用挡圈与调整套筒6连接在一起;所述的调整板7的中部设置有螺纹孔,与调节螺杆8形成螺纹副;调节螺杆8穿过调整板7的一端通过轴肩和挡圈固定在墙板上,墙板7与调节螺杆8之间设置有自润滑铜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纺机自控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纺机自控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23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H法制备左旋奥拉西坦晶型II的方法
- 下一篇:S-奥拉西坦晶型I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