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化非织造布水刺生产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2346.7 | 申请日: | 2017-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8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袁学东;杨洪涛;师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纺机自控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D04H18/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1102 | 代理人: | 赵继福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织造 布水刺 生产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化非织造布水刺生产工艺系统,具体为一种应用与无纺布整套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控制的智能化非织造布水刺生产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纺织品主要分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三部分,该项目属产业用纺织品。水刺法非织造布技术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Dupont公司和Chicopec公司率先开始研制,利用了现代物理、化学、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计算机等学科的理论与基础知识,成为从纺织工业中派生出来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技术。其原理是:利用6~20MPa的高压水通过水刺头内水针板上近万个直径0.12mm的圆孔,形成高速极细的射流,被称为“水针”,它垂直射向圆形辊筒外的纤网,“水针”通过纤网后遇到辊筒外圆的托网时,形成许多“反射水针”,纤维在“水针” 和“反射水针”的作用下,使纤网内的纤维相互缠结,当纤网经过多个水刺的反复作用,就形成了手感柔软、透气吸湿性好,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水刺布。
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线具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效率高、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设备工艺流程:称量机→混棉帘子开棉机→多仓混棉机→精开棉机→喂棉机→气压棉箱→梳理机→交叉铺网机→牵伸机→水刺机→水循环处理→负压脱水→烘干机→克重与疵点检测→卷绕机→分切机。产品工艺流程:原料(配料)→混合→开松→梳理成网→铺网牵伸→水刺加固→脱水→烘干定型→卷绕→分切→称重→检验→包装→入库。
目前,国内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线还没有整线集中监控及信息化处理系统,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线自动化控制方面存在如下不足:1. 生产线单机多,需要控制的工艺参数多。各单元机分属不同厂家。操作界面太多,人工设定各单元参数易发生失误;2. 没有全线工艺参数的长期历史数据记录,最佳工艺参数的统计与分析无法进行;3. 故障诊断时间长。
因此,提供一种智能化程度高,能够实现集中控制,且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有序监控和控制,并及时查补缺漏的非织造布水刺生产控制系统,已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化程度更高、稳定、更集中监控及信息化的智能化纺织布水刺生产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智能化纺织布水刺生产控制系统,包括总控制系统3,以及设置在总控系统3内的多个智能终端1,所述的智能终端1连接PLC控制器7,PLC控制器7连接环网交换机8,环网交换机8通过管理交换机9连接带有信息化和能源管理模块的子服务控制系统2;
所述的子服务控制系统2包括工程师站模块4、操作员站模块5和多个并列的子服务器模块6;
所述的工程师站模块4、操作员站模块5和子服务器模块6为并联关系;
所述的环网交换机8同时连接有伺服驱动装置10,所述的伺服驱动装置10连接并受智能终端1控制。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的智能化非织造布水刺生产线系统的大量实验数据表明,具有如下优点:1. 实现工艺配方管理:利用本系统工艺的数据分析软件,各项工艺参数选择最佳的工艺配方,一次下载到各个单元机,生产出不同品种的非织造水刺布;2.实现能源管理:对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线能源消耗实时监控,提供管理依据,降低产品的能源能耗;3. 故障预警和建立可靠的设备维修计划,缩短故障停机时间,提高生产线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图中为:智能终端1、子服务控制系统2、总控系统3、工程师站模块4、操作员站模块5、子服务器模块6、PLC控制器7、环网交换机8、管理交换机9、
伺服驱动装置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智能化纺织布水刺生产控制系统,包括总控制系统3,以及设置在总控系统3内的多个智能终端1,所述的智能终端1连接PLC控制器7,PLC控制器7连接环网交换机8,环网交换机8通过管理交换机9连接带有信息化和能源管理模块的子服务控制系统2;
所述的子服务控制系统2包括工程师站模块4、操作员站模块5和多个并列的子服务器模块6;
所述的工程师站模块4、操作员站模块5和子服务器模块6为并联关系;
所述的环网交换机8同时连接有伺服驱动装置10,所述的伺服驱动装置10连接并受智能终端1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纺机自控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纺机自控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23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态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