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舵叶单片内构安装辅助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9977.3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7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文怀鑫;宋毅;孙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远洋船舶配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10 | 分类号: | B66F7/10;B66F7/2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01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片 安装 辅助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舵叶单片内构安装辅助小车。
背景技术
在安装舵叶单片内构时需要行车一直吊着进行安装和调整,在行车繁忙的情况下,占用行车时间太长,影响其他工位正常作业,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舵叶单片内构安装辅助小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舵叶单片内构安装辅助小车,包括升降台、顶升机构、固定肘板,所述升降台包括上升降台与下升降台,所述下升降台上表面的四个角上设有升降台稳向柱,所述上升降台的上表面四个角上设置有升降台稳向管,所述上升降台通过套于升降台稳向柱的升降台稳向管与下升降台连接,所述下升降台中央设置顶升机构,顶升机构顶部连接上升降台,所述固定肘板包括固定肘板Ⅰ、固定肘板Ⅱ,固定肘板Ⅰ、固定肘板Ⅱ分别设置于上升降台上表面的两侧,所述固定肘板Ⅱ中部设置有水平调整螺栓Ⅲ,固定肘板Ⅰ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水平调整螺栓Ⅰ、水平调整螺栓Ⅱ,所述固定肘板Ⅰ、固定肘板Ⅱ底部在同一直线上设有间隙,所述上升降台在固定肘板Ⅰ、固定肘板Ⅱ底部的间隙设置有上下调整螺栓。
所述下升降台底部安装有移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使用时不需要行车辅助,有效的减少了行车占用,消除了等待时间及行车工时的浪费,安装灵活、方便,使用便捷,减少人工,且避免了吊装内构脱落的风险,避免了物体坠落打击等安全事件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定肘板Ⅰ;2、水平调整螺栓Ⅰ;3、升降台稳向柱;4、升降台稳向管;5、水平调整螺栓Ⅱ;6、上升降台;7、顶升机构;8、移动轮;9、上下调整螺栓;10、水平调整螺栓Ⅲ;11、固定肘板Ⅱ;12、下升降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舵叶单片内构安装辅助小车,包括升降台6、顶升机构7、固定肘板,升降台包括上升降台6与下升降台12,下升降台12上表面的四个角上设有升降台稳向柱3,上升降台6的上表面四个角上设置有升降台稳向管4,上升降台6通过套于升降台稳向柱3的升降台稳向管4与下升降台12连接,下升降台12中央设置顶升机构7,顶升机构7顶部连接上升降台6,固定肘板包括固定肘板Ⅰ1、固定肘板Ⅱ11,固定肘板Ⅰ1、固定肘板Ⅱ11分别设置于上升降台6上表面的两侧,固定肘板Ⅱ11中部设置有水平调整螺栓Ⅲ10,固定肘板Ⅰ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水平调整螺栓Ⅰ2、水平调整螺栓Ⅱ5,固定肘板Ⅰ、固定肘板Ⅱ11底部在同一直线上设有间隙,上升降台6在固定肘板Ⅰ1、固定肘板Ⅱ11底部的间隙设置有上下调整螺栓9,下升降台12底部安装有移动轮8。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舵叶单片内构用行车吊至内构安装辅助小车上,然后就可以摘钩离开,使用固定肘板上的紧固螺栓将内构固定住,在固定前先粗略调整一下内构与舵叶水平方向的垂直度,通过上升降台下方的机械千斤顶来调整小车升降台的高度,从而使内构调整到与舵叶安装位置相同的高度,推动小车,将内构安装到舵叶上,如果安装过程中内构与舵叶本体结构的吻合度不好,可以通过内构下方的上下调整螺栓来进行调整,将内构安装到位。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不需要行车辅助,有效的减少了行车占用,消除了等待时间及行车工时的浪费,安装灵活、方便,使用便捷,减少人工,且避免了吊装内构脱落的风险,避免了物体坠落打击等安全事件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远洋船舶配套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远洋船舶配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99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手推车的液压举升机构
- 下一篇:新型升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