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掺气式微泡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8064.X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5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吴鹏飞;白立新;林伟军;王秀明;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F5/04 | 分类号: | B01F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式微 发生器 | ||
1.一种自掺气式微泡发生器,包括水泵(1)、水箱(2)和流体腔(3),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腔(3)包括:渐缩通道(32)、喉部(33)、渐扩通道(34)和气室(36);其中,所述喉部(33)末端设置有哨片(331);
所述水泵(1)将所述水箱(2)中的液体通过水管送到所述流体腔(3)的渐缩通道(32),在所述喉部(33)的末端处形成高速射流,在所述哨片(331)处发生边界层分离,并在所述渐扩通道(34)处形成锐角型涡流,在涡流作用下所述气室(36)中的气体因为流体紊动被卷吸进入流体中,形成气泡并反方向运输至所述喉部(33)的末端处,在高压射流作用下,在所述渐扩通道(34)处形成大量微泡,流出所述流体腔(3);
所述哨片(331)处还设置有倾角微调装置(3311),用于通过调节所述哨片(331)的倾斜角,进而控制液体形成锐角形涡流的位置和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掺气式微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设置有变频控制装置,用于调节液体流速以控制气泡输出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掺气式微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渐缩通道(32)、所述喉部(33)和所述渐扩通道(34)为薄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掺气式微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36)为宽腔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掺气式微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腔体(3)还包括第一出水口(35)和第二出水口(37);其中,所述第一出水口(35)位于所述流体腔(3)的侧面顶部,用于输出微泡流;所述第二出水口(37)位于所述气室(36)的后端,用于输出循环水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掺气式微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36)一端与所述渐扩通道(34)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口(37)相连,所述气室(36)的顶端高于所述渐扩通道(3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掺气式微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口(35)的入口深入所述渐扩通道(34)处的微泡产生区。
8.根据权利要求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自掺气式微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35)处设置有浸入深度调节装置(351),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出口(35)的入口深入所述渐扩通道(34)的深度,进而控制提取的微泡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掺气式微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36)中的气体为空气或其他不易溶于液相的气体,所述液体为水或其他和气相不相溶的液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掺气式微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掺气式微泡发生器还包括阀门(7)和阀门(8),通过调节所述阀门(7)和阀门(8)的开度以控制液体流入所述流体腔(3)的流速,进而控制液体的剪切强度及形成的微泡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80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绝热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真空绝热材料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