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减震的类矩形城市地下综合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7626.9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9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马向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31/02;E02D31/08;E01C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火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228 | 代理人: | 李福义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减震 矩形 城市 地下 综合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地下道路工程领域与市政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减震的类矩形城市地下综合体。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交通建设如火如荼,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战略,我国大中城市必将掀起地下工程建设的新一轮高潮,由于地下空间的稀缺性,对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快速公路、城市地下建筑空间”的城市地下综合体的需求巨大。
日本和欧美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处于领先地位,最先倡导并提出地下城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化和立体化开发理念,1990年提出东京宣言:大力开发地下空间,开始人类新的穴居时代,2010年国际隧道协会扩展到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并宣告:21世纪是地下空间的世纪。
对标国际大都市,变粗放式、摊大饼城市发展模式为集约式、立体化模式,向地下要空间;突破城市土地、空气、水源、绿地、人均城市空间、能源、环境等资源环境总量约束;对交通拥堵、空气污浊、噪音污染、视觉污染、城市看海、绿化不足、房地产财政转型、老城区活力下降等招招致命的城市病进行综合整治;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培育国际领先的高端产业集群。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多以大型地下交通枢纽结合商业设施和停车场、容多种交通形式于一体的地下空间综合体类型呈现。在国际上,日本和欧美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建设处于领先地位,最先倡导并提出地下城市和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化和立体化开发理念。总体看,包含有多种交通方式或多种功能的地下空间综合体许多国家时有出现,尚未见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快速公路、城市地下建筑空间”城市地下综合体类型。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地下空间综合体,适应国家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除此之外,现有的城市地下综合体不具有防震功能,尤其是在现有地震频发的时代,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城市地下综合体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交通拥堵、海绵城市、综合管廊”一体化的世界性城市发展难题、节约工程投资和打造“人在地上,物和车在地下”的绿色生态理想城市提供技术方案,从而达到防震、解决交通拥堵、解决空气污浊、解决噪音污染、解决视觉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减震的类矩形城市地下综合体,包括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海绵城市用舱、电力舱、电信舱、燃气舱、无电综合管廊舱、水舱、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防渗保护层、竖向承重分割墙、地下交通承重底板、综合管廊承重底板、安全隔离墙、综合管廊隔墙、天然气防爆隔离舱、防撞墙、压注式减震层;
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的横断面为矩形且四个角部采用弧形过渡,形成类矩形断面;竖向承重分割墙设置在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内部的中线处,所述竖向承重分割墙的两侧均设置有地下交通承重底板,所述地下交通承重底板的上方设置有综合管廊承重底板,
将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内部平均分割成三层舱体,从下到上依次为底层、中间层和顶层;底层和中间层设置为交通层,顶层设置为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层;
类矩形断面混凝土壳体、竖向承重分割墙、地下交通承重底板、综合管廊承重底板共同构成横纵交错的空间格构式横断面;
所述底层,竖向承重分割墙的两侧均设置为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所述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安全隔离墙,安全隔离墙的另一侧设置有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所述下层小型客车专用舱底部与安全隔离墙相交处设置有防撞墙;
所述中间层,竖向承重分割墙的两侧均设置为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所述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安全隔离墙,安全隔离墙的另一侧设置有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所述上层小型客车专用舱底部与安全隔离墙相交处设置有防撞墙;
所述顶层,竖向承重分割墙的一端设置有电信舱,所述电信舱的另一侧设置有电力舱,所述电力舱的另一侧设置有海绵城市用舱;所述竖向承重分割墙的另一端设置有防爆挂板保护燃气舱,所述防爆挂板保护燃气舱的另一侧设置有无电综合管廊舱,所述无电综合管廊舱的另一侧设置有水舱;所述电信舱与电力舱之间、电力舱与海绵城市用舱之间、防爆挂板保护燃气舱与无电综合管廊舱之间、无电综合管廊舱与水舱之间均设置有综合管廊隔墙;
交通层的竖向承重分割墙采用分段设置,在1000米~3000米范围内设置可方便拆装的竖向承重分割墙;
同侧的下层交通紧急疏散舱和上层交通紧急疏散舱之间设置多个联通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76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理石油污染的油水分离船
- 下一篇:窨井盖维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