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2956.9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3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饶水和;李仲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圣丰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东省中山市神湾镇海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型材 挤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属于铝型材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铝制品具有一系列优良特性,如强度好、耐气候性好、密度小等特点,常被用来制作散热器零件或外装饰件。目前,在铝型材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挤压模具对铝型材进行塑型,在使用时,挤压模具的定型模热量散发慢,散热效果差,长时间使用易造成模具损坏;且挤压时容易堵塞,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它包含导流板、模具主体、基座、散热片、加强弧形片、固定螺栓孔座、导流块、缓冲板、分流块;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模具主体上端的限位槽内,所述导流板上设置有数个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中部安装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的下端安装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下端安装有分流块,所述模具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安装有数个散热片,所述数个散热片的上端通过加强弧形片连接,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数个固定螺栓孔座,所述模具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导料口,所述导料口的中部设置有挤压进料口,所述分流块设置在挤压进料口的中部,所述导料口的下端设置有自卸料口。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片、加强弧形片的外壁均为波纹式。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板的两侧壁均为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高了强度与散热性,挤压时不易堵塞,使用方便,操作简便,效率高,且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具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横向截面图。
图中:1-导流板;2-模具主体;3-基座;4-散热片;5-加强弧形片;6-固定螺栓孔座;7-导流块;8-缓冲板;9-分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导流板1、模具主体2、基座3、散热片4、加强弧形片5、固定螺栓孔座6、导流块7、缓冲板8、分流块9;所述导流板1设置在模具主体2上端的限位槽内,所述导流板1上设置有数个导流孔11,所述导流孔11的中部安装有导流块7,所述导流块7的下端安装有缓冲板8,所述缓冲板8的下端安装有分流块9,所述模具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基座3,所述基座3的上端安装有数个散热片4,所述数个散热片4的上端通过加强弧形片5连接,所述基座3上设置有数个固定螺栓孔座6,所述模具主体2的上端设置有导料口21,所述导料口21的中部设置有挤压进料口,所述分流块9设置在挤压进料口的中部,所述导料口21的下端设置有自卸料口22。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4、加强弧形片5的外壁均为波纹式。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板8的两侧壁均为弧形。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将导流块7插入导流板1的导流孔11内,在进料时,由导流孔11实现进料,然后通过缓冲板8实现进料的缓冲,缓冲后,由分流块9实现分流,使得进料匀速与均匀,在使用时通过散热片4实现散热,同时采用加强弧形片5实现整体散热片4的散热,延长使用寿命,且增强了的散热片的使用寿命,当出现堵塞时,将导流块7上拔一点,然后再次插入即可,能实现连续挤压,型材在工作带被挤压成型后自卸料口22流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圣丰铝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圣丰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29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内空气安全检测系统
- 下一篇:车辆座椅位置感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