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飞轮齿圈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1987.2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8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唐俊聪;童中华;唐仕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海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F15/3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402160 重庆市永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飞轮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飞轮齿圈总成,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汽车整个动力传动系统中,飞轮齿圈总成是安装在发动机曲轴后端且呈较大圆盘状的零件,它具有较大的转动惯量,能将发动机在做功行程中的部分能量储存起来,以克服在其它行程时的阻力,使曲轴均匀旋转;并通过安装在飞轮上的离合器,把发动机和汽车传动系统连接起来传递动力。另外,在飞轮上装配与起动机相接合的齿圈,便于发动机起动。
目前的飞轮齿圈总成的原理及结构已趋于成熟,企业针对该飞轮齿圈总成的改进主要集中于飞轮齿圈总成的使用结构强度、使用信号抗干扰能力、改进结构及性能合理性等细节方面,以进一步提升飞轮齿圈总成的性能及使用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即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研发设计,以提高现有飞轮齿圈总成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飞轮齿圈总成,其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稳定可靠,提高了飞轮齿圈总成在装配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及准确性,非常实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飞轮齿圈总成,其包括有飞轮本体及热压装于该飞轮本体上的齿圈本体,该齿圈本体外圈上具有若干信号齿及一信号缺齿,该信号缺齿由两所述信号齿铣削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本体外圈一端具有环形台阶,所述齿圈本体装配于该环形台阶上;所述齿圈本体与所述信号齿之间具有呈环形凹槽状的间隙,在该间隙的槽底上具有呈环形浅槽状的标示圈,该标示圈、间隙环形结构的中心线相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齿圈本体一端面与该齿圈本体所邻近的飞轮本体端面相平齐,且其与所述飞轮本体另一端面的平行度要求至少为0.1。
进一步的,所述飞轮本体上具有数个安装螺孔及数个定位孔,该安装螺孔、定位孔与所述齿圈本体分处于所述飞轮本体两端面上,该安装螺孔数量为六个,该定位孔数量为三个,且六个安装螺孔、三个定位孔分别周向均布于所述飞轮本体端面上,同时该定位孔与所述安装螺孔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飞轮本体上具有数个去重孔,该去重孔与所述安装螺孔、定位孔处于所述飞轮本体同一端面上,该去重孔数量小于等于7个,孔径小于等于14mm,且深度小于等于8mm;所述去重孔所在圆周的圆周半径小于所述安装螺孔所在的圆周半径,且该去重孔相邻之间的孔边距大于等于5mm,该去重孔与所述安装螺孔之间的孔边距大于等于5mm。
进一步的,所述飞轮本体由球墨铸铁一体压铸成型,所述齿圈本体由45钢一体机加工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稳定可靠,通过飞轮本体及齿圈本体上的结构改造,并通过在呈环形凹槽的间隙设置标示圈,以进行诸如装配、使用标示等新功能设定,提高了飞轮齿圈总成在装配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及准确性,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P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图3所示的新型飞轮齿圈总成,其包括有飞轮本体1及热压装于该飞轮本体1上的齿圈本体2,该齿圈本体2外圈上具有若干信号齿11及一信号缺齿12,该信号缺齿12由两信号齿11铣削成型,该飞轮本体1外圈一端具有环形台阶,齿圈本体2装配于该环形台阶上;齿圈本体2与信号齿11之间具有呈环形凹槽状的间隙15,在该间隙15的槽底上具有呈环形浅槽状的标示圈16,该标示圈16、间隙15环形结构的中心线相重合。
本实用新型中的飞轮本体1采用球墨铸铁一体成型,热处理达到HB170-230,齿圈本体2采用45钢一体机加工成型,热处理HRC45-55后,将齿圈本体2加热到180-230℃范围内压装在飞轮本体1上,要求达到飞轮总成在转速10000rpm,持续时间30s的状态下,不出现任何裂纹、材料飞脱等破损现象。本例中,根据发动机的整体运行工况要求,将飞轮本体1上的信号齿11数量设计为58个,及一信号缺齿12,该信号缺齿12将额外两个连续的信号齿铣削而成,同时,信号齿11的宽度与其相邻间的间隙宽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海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海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19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比例差速转向行驶装置
- 下一篇: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备层叠式棘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