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直升机着舰锁紧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031216.3 申请日: 2017-01-12
公开(公告)号: CN206579857U 公开(公告)日: 2017-10-24
发明(设计)人: 李国斌;刘润;彭东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欧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4F1/12 分类号: B64F1/1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无人 直升机 着舰锁紧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直升机着舰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直升机着舰目前主要分两类,鱼叉一格栅式、拉降式,不过它们在着舰和牵引发过程中都需要甲板人员的帮助,比如ASIST“综合锁紧与牵引”系统等。“鱼叉”装置中,鱼叉又称“系留格栅”,为提高无人直升机舰面上降落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采取的专门装置。“鱼叉”装置可在直升机着舰后,通过自动控制原理立即用“鱼叉”抓住舰面上的“格栅”板,使直升机牢固的固定在甲板上随舰一起运动,以保证无人直升机在作纵摇、横摇、升沉运动的甲板上降落的安全性。

为了提高无人直升机(以下简称直升机)在海上执行任务的需求和灵活机动性,直升机在海上飞行时,需通过GPS定位、视觉引导等手段,要求直升机能在舰艇上进行起降。然而直升机在海面舰艇上起降,直升机的安全面临着很大的危险,受海面风浪的影响,舰船会产生剧烈的摇晃,在这种情况下起降很容易使直升机发生侧翻,从而引发一系列不堪设想的后果。首先,中小型舰艇受船体尺寸限制,飞行甲板不可能做得很大,这就要求直升机必须准确地降落在降落点上且不滑动,以免与机库或舰上其它物品相碰撞或滑出甲板掉入海中。一般来说,直升机机轮只有落在直径很小的圆圈内起降才是安全的,偏离了圆心就有可能发生事故。所以飞行甲板上都会画有起降点标识。其次,中小型舰艇在航行过程中受风浪的影响,横摇、纵摇和升沉的幅度大,由此起降平台也会随着舰船前后起伏、上下升沉、左右摇荡,若着舰时姿态控制不好,或进入角度不当、下滑高度有误,都可能使旋翼与机库或其它设备相撞。比如对于护卫舰级别的舰艇来说, 5级海情就意味着舰艇要承受6米/秒的升沉率,30°横摇和9°纵摇。因此直升机着舰后必须在几秒钟内快速系留住。第三,直升机还会受到舰艇上层建筑物产生的扰动气流和海风的影响,操纵难度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直升机着舰锁紧装置,以便直升机着舰时瞬间将直升机牢固地锁在舰艇的甲板上,保证直升机不发生侧翻和滑移,起飞时自动脱扣使直升机快速起飞。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人直升机着舰锁紧装置,包括钩锁和栅格网,所述钩锁包括电推杆、锁钩、拉紧弹簧、连接销和定位杆,电推杆设置在顶部位置,定位杆连接在电推杆下部位置,拉紧弹簧、连接销和锁钩均设置在定位杆侧面位置;电推杆通电后可以自由伸缩;定位杆材质为45钢淬火,硬度63HRC,并具有高的耐磨性,末端为锥形,可以准确而快速的插入栅格网中,起到定位导向作用;锁钩通过连接销与定位杆连接;整套机构安装在直升机的机腹下侧;所述栅格网安装在舰艇上。所述栅格网为六边形蜂窝状栅格,材料为 5mm粗钢丝。

整套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当直升机返回舰船准备降落时时,起落架与舰艇甲板接触的瞬间,电推杆驱动定位杆快速伸出,定位杆迅速插入到安装在舰艇上的蜂窝状的六边形栅格网中,此时锁钩被迫开启,钩住栅格网的一条边,并在复位弹簧的拉力下快速锁紧,此时电推杆回收,把直升机紧紧地拉在甲板上,完成安全着舰。再次起飞时,通过远程控制使锁钩自动脱开,再次进行起飞。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装置增加了地面人员的安全性和提高直升机着舰效率,可以不用人员参与,通过地面站自动完成,不仅定位精准,而且大大提高了直升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安装在舰艇上的栅格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无人直升机着舰锁紧装置,包括电推杆1、锁钩2、拉紧弹簧3、连接销4和定位杆5,电推杆1设置在顶部位置,定位杆5连接在电推杆1下部位置,锁钩 2、拉紧弹簧3和连接销4均设置在定位杆5侧面位置;电推杆1通电后可以自由伸缩;定位杆5材质为45钢淬火,硬度63HRC并具有高的耐磨性,其特点是末端为锥形,可以准确而快速的插入栅格网6中,起到定位导向作用;锁钩2通过连接销4与定位杆连接;整套机构安装在直升机的机腹下侧。图2是六边形蜂窝状栅格,材料为5mm粗钢丝编制而成,整体尺寸为3mX3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欧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欧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12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