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大冲击的高精度微光机电系统加速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9156.1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2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卢乾波;白剑;汪凯巍;焦旭芬;韩丹丹;陈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15/093 | 分类号: | G01P15/093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大 冲击 高精度 微光 机电 系统 加速度计 | ||
1.一种抗大冲击的高精度微光机电系统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计主要由封装外壳(14)和布置在封装外壳(14)中的微机械加速度敏感单元(1)和光学微位移测量单元(2)组成,微机械加速度敏感单元(1)位于光学微位移测量单元(2)正下方;所述微机械加速度敏感单元(1)从上到下依次为光栅(3)、质量块-悬臂梁-硅基底微机械结构和下限位板(8),所述的光学微位移测量单元(2)和微机械加速度敏感单元(1)均通过聚合物固定封装材料(13)封装在封装外壳(1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大冲击的高精度微光机电系统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悬臂梁-硅基底微机械结构包括硅基底(4)、质量块(6)和悬臂梁(7),光栅(3)置于硅基底(4)顶面,硅基底(4)中心开有方形通槽,质量块(6)置于方形通槽中,光栅(3)和质量块(6)上表面严格平行,质量块(6)四周侧面分别经各自的悬臂梁(7)与方形通槽的内侧面连接,各个悬臂梁(7)结构相同并以质量块(6)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在质量块(6)四周,硅基底(4)底面置于下限位板(8)上,下限位板(8)中位于方形通槽正下方的部分采用柔性微限位结构;质量块(6)上表面镀有高反膜(5),高反膜(5)与光栅(3)构成微纳光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大冲击的高精度微光机电系统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板(8)的柔性微限位结构为开设在下限位板(8)上部的多层间隔层叠布置的单晶硅厚膜(24),每层单晶硅厚膜(24)的厚度为20~50μm,面积与方形通槽大小相同,相邻层单晶硅厚膜(24)之间有0.5~1μm的空气间隙(23),最上层的单晶硅厚膜(24)上覆盖有聚对二甲苯薄膜(22)作为柔性缓冲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大冲击的高精度微光机电系统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微位移测量单元(2)包括VCSEL激光器(9)、光电探测器一(10)、光电探测器二(11)和信号处理电路(12),VCSEL激光器(9)固定在光栅(3)中间正上方的封装外壳(14)内顶面,光电探测器一(10)和光电探测器二(11)固定在光栅(3)同一侧方的封装外壳(14)内顶面,信号处理电路(12)固定在光栅(3)另一侧方的封装外壳(14)内顶面;VCSEL激光器(9)出射激光(15)垂直入射到光栅(3)表面,经光栅(3)和质量块-悬臂梁-硅基底微机械结构反射衍射后的出射光被光电探测器一(10)和光电探测器二(11)接收,光电探测器一(10)和光电探测器二(11)中的其中一个光电探测器置于从光栅(3)出射的第一级干涉衍射光束(1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大冲击的高精度微光机电系统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质量块(6)厚度为悬臂梁(7)厚度的20~60倍,质量块(6)厚度小于硅基底(4)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大冲击的高精度微光机电系统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加速度计静止状态下,所述悬臂梁(7)、所述质量块(6)和所述硅基底(4)三者的中心平面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大冲击的高精度微光机电系统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质量块-悬臂梁-硅基底微机械结构采用SOI基片制作,SOI基片采用高度对称的五层基片,五层基片从上到下分别为基底层一(17)、阻挡层一(18)、器件层(19)、阻挡层二(20)和基底层二(21),悬臂梁(7)厚度等于SOI基片中单晶硅器件层(19)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91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撞条(多边形凹槽)
- 下一篇:防撞条(锥形凹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