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7471.0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1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熊志刚;蒋俊;黄伟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迅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卓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88 | 代理人: | 吴思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模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光模块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商开始重视光模块的功耗问题,这也就要求光模块厂商开始研发低功耗的光模块产品。
在光模块中,多数的激光器驱动芯片的厂商中都采用了如图1的芯片内部电源供电方案,其中,数字I/O接口电路部分的工作电源电压是1.8V的,与内部的Core Circuit的电源电压一样,方便两部分电路之间的通讯与控制。
但是,光模块中的单片机MCU的通讯和控制线路均是标准的3.3V电源电压,在图2所示出的3.3V数字逻辑电路的转换电平示意图,各个符号所表示的意思如下:
输入“1”电平VIH:保证逻辑门的输入为“1”电平时所允许的最小输入“1”电平,当输入电平高于VIH时,则认为输入电平为”1”电平。
输入“0”电平VIL:保证逻辑门的输入为“0”电平时所允许的最大输入“0”电平,当输入电平低于VIL时,则认为输入电平为“0”电平。
输出“1”电平VOH:保证逻辑门的输出为“1”电平时的输出电平的最小值,逻辑门的输出为“1”电平时的电平值都必须大于此VOH。
输出“0”电平VOL:保证逻辑门的输出为“0”电平时的输出电平的最大值,逻辑门的输出为“0”电平时的电平值都必须小于此VOL。
阈值电平VTH:数字电路芯片都存在一个阈值电平,就是电路刚刚勉强能翻转动作时的电平。它是一个界于VIL、VIH之间的电压值,若要保证稳定的输出,则必须要求输入“1”电平>VIH,输入“0”电平<VIL。
在图3所示的光模块内部结构示意图中,光模块内部包含了MCU和激光器驱动芯片,且MCU是与激光器驱动芯片的数字I/O接口之间进行通讯和控制,MCU的逻辑电平是3.3V,激光器驱动芯片的数字I/O接口的逻辑电平是1.8V,而MCU要准确的识别激光器驱动芯片的数字I/O接口的输出信号的话,就需要激光器驱动芯片的数字I/O接口的输出逻辑电平为“1”电平大于2V,“0”电平小于0.8V,显然激光器驱动芯片的数字I/O接口的“1”电平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因此,MCU与激光器驱动芯片进行通讯或控制的时候就出现了接口间的电压不匹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MCU与激光器驱动芯片进行通讯或控制时电压不匹配的缺陷,提供一种光模块,能使MCU与激光器驱动芯片之间进行正常的通讯和控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光模块,包括MCU及激光器驱动芯片,还包括:连接在所述MCU及所述激光器驱动芯片之间的逻辑电平转换芯片。
优选地,所述逻辑电平转换芯片为型号是TXS0102的集成芯片。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逻辑电平转换芯片能完成两个不同工作电压的MCU和激光器驱动芯片之间的逻辑电平的转换工作,使MCU和激光器驱动芯片之间能进行正常的通讯或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的激光器驱动芯片内部电源供电的示意图;
图2是MCU数字逻辑电路的转换电平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光模块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逻辑电平转换芯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光模块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光模块包括MCU12、激光器驱动芯片11及逻辑电平转换芯片13,该逻辑电平转换芯片13连接两个不同工作电压的MCU12和激光器驱动芯片11,用于完成逻辑电平的转换工作,使MCU12和激光器驱动芯片11之间能进行正常的通讯或控制。
优选地,逻辑电平转换芯片13选用型号为TXS0102的集成芯片,能节省光模块PCB的空间,顺应了光模块小型化的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迅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迅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74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