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7852.0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6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明;朱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江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B63J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龙礼妹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生活 污水处理 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国际海事组织(IMO)第64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64)以MEPC.227(64)决议通过了“2012年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排出物标准和性能试验实施导则”(以下简称2012年导则),该导则取代了MEPC.159(55)决议通过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排出物标准和性能试验实施导则”。2012年导则是在MEPC.159(55)决议的基础上,补充了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试验用原水稀释规定,同时补充了安装在特殊区域排放生活污水的客船上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有关总氮及总磷性能指标的新要求。显然,现有的船上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对污水处理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不断发展,目前较为常见的是膜生物处理技术(MBR),MBR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采用生物反应,将污水中的有机成分经生物降解后排放至膜过滤装置,经膜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体得到进一步的净化。
然而,随着国际上对污水处理标准的提高,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生产的水体净化程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及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净化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生物处理模块、过滤模块、杀菌模块、以及真空蒸馏模块;
所述生物处理模块沿流体的输送方向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生物选择室和好氧室;所述生物选择室设置有污水入口,所述好氧室设置有污水出口,所述过滤模块通过污水出口与好氧室连通;
污水由污水入口进入所述生物选择室后流入好氧室,并由好氧室的污水出口排出至过滤模块,经所述过滤模块过滤后流入杀菌模块,经所述杀菌模块杀菌处理后流入真空蒸馏模块直至排出。
另外,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生物选择室和所述好氧室内均设置有曝气系统。
另外,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生物处理模块还设置有清水补偿室,从所述清水补偿室流出的清水用于同从好氧室流出的水体混合。
另外,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好氧室和所述清水补偿室均设置有透气口。
另外,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生物选择室和所述好氧室设置有应急排放口。
另外,技术方案6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过滤模块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
当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打开,所述第三开口闭合时,水体从所述第一开口进入过滤模块内部,经过滤模块过滤后由所述第二开口流出至所述杀菌模块;
当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打开,所述第二开口闭合时,与所述第三开口连通的反冲洗装置输出反冲洗水至所述第三开口,流经所述过滤模块后,从所述第一开口排出;
当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闭合时,从好氧室流出的流体回流至所述生物选择室。
另外,技术方案7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6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杀菌模块包括有紫外杀菌装置,所述紫外杀菌装置的入水口设置于所述紫外杀菌装置的下部,所述紫外杀菌装置的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紫外杀菌装置的上部。
另外,技术方案8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7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真空蒸馏模块包括真空收集柜以及设置于所述真空收集柜内部的加热装置,流体进入所述真空收集柜后,经加热装置加热成气态并排出。
另外,技术方案9的实用新型,在技术方案8的实用新型的基础上,
所述真空蒸馏模块还包括有与所述真空收集柜连接的废料收集装置,所述废料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流体经真空蒸馏后残留的废渣 。
技术方案10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江,未经朱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78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