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栓取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8683.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8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车海波;蔡杰萍;孙蓬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睿驰(深圳)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B17/221 |
代理公司: | 天津欣达睿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2216 | 代理人: | 李欣,段丰娟 |
地址: | 518122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栓 取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入治疗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神经血管的血栓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它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中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每年因脑卒中死亡人数超过200万,死亡率是欧美国家的4-5倍。脑卒中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复发率,临床统计表明,脑卒中死亡率为20%-30%,存活人中绝大多数都有后遗症,约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残疾者约占40%。
介入器械治疗主要是通过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X成像系统,确定血管内的栓塞位置,利用神经导丝和微导管将介入器械输送到栓塞位置后将血栓取出体外,从而使堵塞的血管恢复畅通。目前,针对AIS开发的介入取栓器械产品较多,根据主流介入取栓器械的形状和功能实现形式,可以将其分为:螺旋形、筛网型、毛刷型、抽吸型、支架型。这些主流产品的共同缺陷是取栓后有残留和血栓在回撤时脱落,对血管内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神经血栓以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为好发部位,急性血栓的状态多为油腻滑润状态,单纯的金属取栓支架很难捕捉完全。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介入取栓器械,解决现有产品的缺陷,扩大器械取栓的临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栓取出装置。
一种血栓取出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推送导丝、近端显影丝环、记忆合金丝网和远端显影丝环,在记忆合金丝网内依次设有第一阻拦膜、第二阻拦膜,在记忆合金丝网的远端部分设有阻拦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推送导丝的材质是超弹奥氏体镍钛记忆合金。通常会把血栓取出装置装入保护盘管中进行存放,使用超弹奥氏体镍钛记忆合金推送导丝与不锈钢丝相比,无需效直,不易变形,可以存放多年而不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推送导丝直径0.35-0.5mm。
进一步地,所述近端显影丝环是设置在推送导丝和记忆合金丝网连接处的螺旋环状物,表面具有TPU涂层。医用聚氨酯弹性体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和抗挠曲性,强度高、耐磨损,生物相容性好、无致畸变作用、无过敏反应,血液相容性、抗血栓性能好,且不损伤血液成分,同时还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近端显影丝环长度1.5-2mm,直径0.01-0.03mm。
进一步地,所述近端显影丝环是铂铱合金丝缠绕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记忆合金丝网是由多个螺旋排列的网格组成的闭环结构,网格交点错峰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记忆合金丝网直径3-6mm,壁厚0.05mm,网格交点的斜度α为3°-5°,相邻网格的弧度凹点与凸点之间的距离L为3mm。
进一步地,所述记忆合金丝网的材质是镍钛记忆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拦膜是具有弯曲度的TPU膜,与记忆合金丝网之间使用TPU溶液粘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拦膜厚度0.01mm,直径2-6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拦膜是由大直径前端和小直径底部组成的TPU膜。优选地,大直径前端的直径3-6mm、高4-6mm,小直径底部的直径2-3mm、高2-4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阻拦膜是具有弯曲度的TPU膜,与记忆合金丝网之间使用TPU溶液粘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阻拦膜厚度0.01mm,直径2-6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阻拦膜是由大直径前端和小直径底部组成的TPU膜。优选地,大直径前端的直径3-6mm、高4-6mm,小直径底部的直径2-3mm、高2-4mm。
进一步地,所述远端显影丝环是设置在记忆合金丝网末端的螺旋环状物,表面具有TPU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远端显影丝环长度5-10mm,直径0.01-0.03mm。
进一步地,所述远端显影丝环是铂铱合金丝缠绕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阻拦涂层是涂覆在记忆合金丝网的远端的TPU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血栓取出装置是神经血管血栓取出装置。优选地,所述记忆合金丝网总长40mm;第一阻拦膜与近端显影丝环的距离L1为10mm;第二阻拦膜始端与第一阻拦膜始端的距离L2为12mm;阻拦涂层与第二阻拦膜始端的距离L3为12mm,与远端显影丝环的距离L4为6mm;第一阻拦膜和第二阻拦膜的始端与弯曲底部的距离L5为8mm。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睿驰(深圳)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科睿驰(深圳)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86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