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叶轮组装设备和叶轮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95348.2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9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珺;张莉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3/10 | 分类号: | F03D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尹红敏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轮 组装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叶轮组装设备和叶轮组装方法。叶轮组装设备,叶轮包括轮毂和叶片,包括:固定支座,具有能够承托轮毂的支承端面;和叶片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基体和承托本体,支撑基体连接于固定支座,承托本体设置于支撑基体的顶部并且具有与叶片的表面轮廓相适应的承托部,承托部相对于支承端面倾斜设置,以使支撑在承托部上的叶片的连接法兰与支撑在支承端面上的轮毂的安装法兰彼此平行。能够保证连接在叶片的连接法兰处的整圈螺栓与叶片安装位的安装法兰处设置的整圈螺栓孔的同轴度,因此,不但能够简化叶轮的组装过程,提高叶轮的组装效率,同时还能提升叶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叶轮组装设备和叶轮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技术的发展与日趋成熟,风力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持续增大,意味着风力发电机组塔架更高,叶片更长,从而增加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吊装与安装难度。
然而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规格逐渐增大,叶片的长度则越来越长,而目前叶片吊装时使用的吊梁长度较短。因此在叶轮组对过程中,当叶片离开地面后,则无法控制叶片的稳定,叶片容易随风产生晃动,从而很难保证叶片螺栓与变桨轴承的螺栓孔的同轴度,使得叶片螺栓孔错孔严重。因此,在将叶片连接于变桨轴承后,在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时,叶片的连接螺栓则有可能出现批量断裂的情况。同时轮毂上安装的变桨轴承具有一定的倾角,常规的叶片吊梁无法保证叶片与变桨轴承保持相同的倾角,则只能依靠后期叶片与轮毂上变桨轴承组对完成后的螺栓拉紧操作使叶片的连接法兰与变桨轴承贴合,但是螺栓拉紧的过程中可能导致变桨轴承受力不均匀,并产生应力集中,而长时间受到集中应力会导致轮毂上的变桨轴承开裂。因此不但后期需要昂贵的维护费用,同时还会影响叶轮的整体结构强度,严重时会影响风力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叶轮组装设备和叶轮组装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叶轮组装设备和叶轮组装方法,能够保证连接在叶片的连接法兰处的整圈螺栓与叶片安装位的安装法兰处设置的整圈螺栓孔的同轴度,因此,不但能够简化叶轮的组装过程,提高叶轮的组装效率,同时还能提升安装后的叶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叶轮组装设备,叶轮包括轮毂和叶片,叶轮组装设备包括:固定支座,具有能够承托轮毂的支承端面;和叶片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基体和承托本体,支撑基体连接于固定支座,承托本体设置于支撑基体的顶部并且具有与叶片的表面轮廓相适应的承托部,承托部相对于支承端面倾斜设置,以使支撑在承托部上的叶片的连接法兰与支撑在支承端面上的轮毂的安装法兰彼此平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固定支座包括基础托架和设置于基础托架的固定平台,基础托架能够支撑于外部支撑结构,支承端面形成于固定平台的顶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叶轮组装设备还包括升降机构,固定平台通过升降机构连接于基础托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叶片支撑装置以可围绕固定支座转动的方式连接在固定支座的外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固定支座包括呈环状分布的第一导向部,叶片支撑装置的支撑基体包括能够沿第一导向部移动的配合部,第一导向部与配合部彼此接合,以使叶片支撑装置能够围绕固定支座转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导向部和配合部中的一者为滑槽,第一导向部和配合部中的另一者为能够与滑槽彼此配合的滑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叶片支撑装置还包括移动部件,支撑基体通过移动部件可移动地连接于固定支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移动部件包括彼此可移动地连接的导轨和导槽,导轨和导槽滑动接触或者滚动接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移动部件包括引导件和可移动地套设于引导件的套合件,引导件和套合件滑动接触或者滚动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53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