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4104.2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2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吕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林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L77/10;C08L67/04;C08L91/00;C08L83/04;C08K13/02;C08K5/09;C08K3/34;C08K5/11;B33Y7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41200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材料 复合 制备 打印 脂肪族二元酸酯 滑石粉 醋酸乙酯 芳纶浆粕 光敏树脂 聚己内酯 偶联剂 润滑剂 粘合性 重量份 改性 颜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3D打印材料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光敏树脂30‑50份、改性芳纶浆粕15‑30份、滑石粉12‑20份、颜料8‑15份、聚己内酯5‑10份、脂肪族二元酸酯2‑5份、醋酸乙酯6‑12份、润滑剂2‑5份、偶联剂1‑4份。本发明制得的复合3D打印材料易于3D打印,打印的产品具有较好的韧性、粘合性、抗冲击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不必预先制造模具,不必在制造过程中去除大量的材料,也不必通过复杂的锻造工艺就可以得到最终产品,在生产上可以实现结构优化、节约材料和节省能源。
材料是3D打印的物质基础,也是当前制约3D打印发展的瓶颈。目前各3D打印材料供应商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个是PLA系列,一个是ABS系列,PLA系列很容易进行3D打印,但不完全具有最终产品所需要的材料性能和热性能;而ABS系列尽管坚硬耐热,但3D打印起来很不容易,尤其是大零件往往会翘曲,零件的热收缩会导致其沿层开裂,而且在3D打印时还会产生刺鼻的气味。
如何开辟一种新的3D打印材料既可以方便可靠的打印,又能够达到最终使用所需要的机械和热学性能是目前3D打印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复合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打印的产品具有较好的韧性、粘合性、抗冲击强度。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复合3D打印材料,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光敏树脂30-50份、改性芳纶浆粕15-30份、滑石粉12-20份、颜料8-15份、聚己内酯5-10份、脂肪族二元酸酯2-5份、醋酸乙酯6-12份、润滑剂2-5份、偶联剂1-4份。
优选地,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光敏树脂35-45份、改性芳纶浆粕20-26份、滑石粉14-17份、颜料10-13份、聚己内酯7-9份、脂肪族二元酸酯3-4份、醋酸乙酯8-10份、润滑剂3-4份、偶联剂2-3份。
优选地,所述改性芳纶浆粕的制备如下:将硅烷偶联剂与无水乙醇混合,再加入芳纶浆粕,超声分散,再进行机械搅拌,然后用HCl调节pH至4-5,调节反应温度为50-55℃,超声分散,得到均匀的芳纶浆粕分散液,离心分离,用蒸馏水洗至pH至中性,干燥,即得改性芳纶浆粕。
优选地,所述改性芳纶浆粕的制备如下:将0.5-1份硅烷偶联剂与5-10份无水乙醇混合,再加入10-20份芳纶浆粕,超声分散0.5-1h,再进行机械搅拌4-5h,然后用HCl调节pH至4-5,调节反应温度为50-55℃,超声分散1-3h,得到均匀的芳纶浆粕分散液,离心分离,用蒸馏水洗至pH至中性,干燥,即得改性芳纶浆粕。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白矿油、硅油、硬脂酸、硬脂酸丁酯、乙撑双硬脂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复合3D打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光敏树脂置于反应器中,加入改性芳纶浆粕、偶联剂,采用高速匀浆机进行混合分散30-50min,得到物料A;
S2、向物料A中依次加入醋酸乙酯、滑石粉、颜料、聚己内酯、脂肪族二元酸酯、润滑剂,边搅拌边升温至50-60℃,继续搅拌30-50min,得到物料B;
S3、将物料B在紫外灯下照射65-80min,搅拌冷却至室温后,放入挤出机中,加热挤出,真空干燥,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林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林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41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