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兼容器以及采用该兼容器的制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2460.0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0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梁洁平;曲德虎;邓泳德;张晓艳;张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5B4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郑永泉;邱奕才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兼容 以及 采用 制冷系统 | ||
1.一种流量兼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有位于下部的冷冻水入口和位于上部的冷冻水出口,所述罐体内设有用于对冷冻水进行限流的隔板,且所述隔板位于所述冷冻水入口和所述冷冻水出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流量兼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直径为冷冻水入口直径或冷冻水出口直径的2~5倍;所述冷冻水入口和所述冷冻水出口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冷冻水入口直径或冷冻水出口直径的5~7倍;所述冷冻水入口距罐体底部的距离为冷冻水入口直径的2~4倍,所述冷冻水出口距罐体顶部的距离为冷冻水出口直径的2~4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示的流量兼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罐体内之间设有缺口,且缺口面积之和小于等于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示的流量兼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将罐体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且隔板上设有通孔。
5.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流量兼容器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成循环回路的冷量产出装置、冷却水分流器、水冷末端和冷却水集流器;流量兼容器的冷冻水入口通过流量兼容器进水管与冷却水分流器连接,流量兼容器的冷冻水出口通过流量兼容器出水管与冷却水集流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冷量产出装置通过并联的方式与冷却水分流器、水冷末端和冷却水集流器连接形成循环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量产出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平衡阀、冷媒循环泵、冷水机组和电动开关控制阀,且电动开关控制阀与冷却水分流器通过管路连接,平衡阀与冷却水集流器通过管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冷水主机的容量不完全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循环泵的流量冗余小于等于所对应的冷水主机设计流量的20%,其扬程冗余小于等于设计值的10%。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8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分流器和所述冷却水集流器的直径为所述冷冻水入口直径或所述冷冻水出口直径的1~3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24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