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对称氰亚甲基靛酮受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92021.X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9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肖生强;胡言琦;杨明焱;詹春;尤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5/14 | 分类号: | C07D495/14;H01L51/42;H01L51/4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徐晓琴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对称 甲基 受体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不对称氰亚甲基靛酮电子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对称氰亚甲基靛酮电子受体的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X为给体单元上的侧链,选自如下基团:
A为具有吸电子性质的受体单元,选自如下基团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对称氰亚甲基靛酮电子受体,其特征在于,当X为A为时,所述不对称氰亚甲基靛酮电子受体为ITDIC-Th,其化学结构式为:
3.权利要求2所述不对称氰亚甲基靛酮电子受体ITDIC-Th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化合物1的合成:将2,5-二溴对苯二甲酸二乙酯、三丁基-2-噻吩并[3,2-b]噻吩锡烷以及四三苯基膦钯混合,N2保护下加入无水甲苯,加热回流过夜,待反应液冷却后直接旋除甲苯,然后加入石油醚洗涤并抽滤,滤液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柱层析得到黄色固体,即为(化合物1);
(2)化合物2的合成:将化合物1、三丁基-2-噻吩锡烷以及四三苯基膦钯混合,在N2保护下加入无水甲苯,加热回流4h~8h,待反应液冷却后直接旋除甲苯,然后加入石油醚洗涤并抽滤,滤饼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溶解后过柱层析得到白色固体,即为(化合物2);
(3)化合物3的合成:在N2保护下向化合物2中加入THF,使化合物2溶解后得到化合物2的THF溶液,备用;在N2保护下向2-己基噻吩中加入THF,然后在室温下逐滴加入正丁基锂,反应1h~2h后加入化合物2的THF溶液,室温下继续反应2h~4h,随后加水淬灭、萃取、有机相干燥、旋除溶剂后,使用石油醚洗涤并抽滤,得到淡黄色固体,即(化合物3);
(4)化合物4的合成:将化合物3和乙酸加入到反应瓶中,室温下反应1h~2h;加入去离子水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依次用大量去离子水、NaOH溶液、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相干燥、旋除溶剂后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柱层析,得到红色黏稠固体,即为ITD-Th(化合物4),所述ITD-Th的结构为
(5)化合物5的合成:在N2保护下向化合物4中加入无水THF,-78℃下逐滴加入正丁基锂,-78℃下反应1h~2h后再逐滴加入无水DMF,反应10min~30min后加入甲醇淬灭,后转移到室温下加水淬灭,使用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干燥、旋除溶剂后,再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过柱得到墨绿色固体,即为ITD-Th-CHO(化合物5),所述ITD-Th-CHO结构为
(6)受体ITDIC-Th的合成:将化合物5和3-(二氰基亚甲基)靛酮加入到反应瓶中,在N2保护下加入CHCl3,固体充分溶解后加入吡啶,加热回流过夜,待反应液冷却后直接旋除溶剂并使用氯仿过柱,接着使用石油醚/二氯甲烷重结晶得到黑色固体,所述黑色固体即为ITDIC-Th,所述ITDIC-Th结构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三丁基-2-噻吩并[3,2-b]噻吩锡烷的摩尔量是2,5-二溴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的0.8~1.2倍;所述四三苯基膦钯的摩尔量是2,5-二溴对苯二甲酸二乙酯的0.01~0.05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三丁基-2-噻吩锡烷的摩尔量是化合物1的1~2倍;所述四三苯基膦钯的摩尔量是化合物1的0.01~0.05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2-己基噻吩的摩尔量是化合物2的10~15倍;所述正丁基锂的摩尔量是化合物2的5~10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化合物3在乙酸中的浓度为0.001~0.003mol/L。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正丁基锂的摩尔量是化合物4的3~5倍;所述DMF的摩尔量是化合物4的7~9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202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