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理浮油污染河流的吸附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1018.6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8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源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河流 吸附剂 浮油 制备 聚乙烯酰胺 过氧化钠 芦苇茎秆 马来酸酐 吸油能力 制备工艺 质量分数 醇溶液 环糊精 柴油 原油 河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理浮油污染河流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破铜钱4‑6份、环糊精2.4‑3.8份、聚乙烯酰胺5‑8份、芦苇茎秆24‑33份、马来酸酐6‑12份、过氧化钠3‑6份和质量分数为30‑42%的醇溶液14‑20份。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本发明中各种原料之间发生协同作用,制备的成品只需洒在河流的油上即可,使用简单方便,对苯、0号柴油、90号汽油和稀原油具有良好的吸油能力,使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流污染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清理浮油污染河流的吸附剂。
背景技术
河流是指由一定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路径,是泥沙、盐类和化学元素等进入湖泊、海洋的通道。河流补给主要有雨水、冰雪融水、湖泊、沼泽水和地下水。
随着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和水上油运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石油的开采、精炼和油品的运输、转移及其使用过程中,原油和成品油泄漏事件频繁发生,对河流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另外石油燃料的广泛使用,也会造成河流湖泊水体浮油污染,开发高效吸油材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吸油材料通常可以分为无机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和天然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的吸油率低,吸油后回收困难,目前已经较少使用;有机合成材料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和吸油效率,但其昂贵的成本和难降解性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天然高分子材料来源广泛、价格较低并且使用安全性好,但是吸油效率不高,吸附速度不快,因此吸油效果好的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理浮油污染河流的吸附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理浮油污染河流的吸附剂,包括破铜钱4-6份、环糊精2.4-3.8份、聚乙烯酰胺5-8份、芦苇茎秆24-33份、马来酸酐6-12份、过氧化钠3-6份和质量分数为30-42%的醇溶液14-20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环糊精采用α-环糊精和γ-环糊精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醇溶液采用乙醇溶液、丁戊醇溶液、聚乙烯醇溶液和异丙醇溶液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
所述清理浮油污染河流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破铜钱湿磨成糊状,将糊状物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得到水解产物,将水解产物采用碱性天然有机弱酸盐水溶液浸出有效成分,得到破铜钱提取物;
步骤二,将马来酸酐加入其重量2-3倍的去离子水中,再向其中加入过氧化钠并且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溶液;
步骤三,将聚丙烯酰胺加入醇溶液中并且加热至65-80摄氏度,再向其中加入环糊精并且搅拌充分,得到第二混合溶液;
步骤四,将芦苇茎秆、第一混合溶液、第二混合溶液和破铜钱提取物在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在120-156摄氏度下反应3-5小时,反应结束后分离产物,用有机溶剂洗涤后再烘干至恒重,即可得到成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四中高速搅拌机的转速为3300-3600rpm。
所述清理浮油污染河流的吸附剂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成品直接抛洒在河流水面的油上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本发明中各种原料之间发生协同作用,制备的成品只需洒在河流的油上即可,使用简单方便,对苯、0号柴油、90号汽油和稀原油具有良好的吸油能力,使用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源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源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10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