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三层复合微孔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90081.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1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翔;李庆亚;刘建金;陈官茂;王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兴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403 | 分类号: | H01M50/403;H01M50/457;H01M50/40;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李小焦;彭家恩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聚丙烯 聚乙烯 三层 复合 微孔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制备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三层复合微孔膜的方法。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共挤出技术一次性流延获得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三层流延膜,并在对三层流延膜进行冷拉处理时,分两次进行冷拉,第一次冷拉的温度低于第二次冷拉温度。本申请的制备方法,采用共挤出技术一次性流延获得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三层流延膜,制备方法简单;通过两次冷拉,解决了三层流延膜成孔困难的问题,使得制备的三层复合微孔膜的微孔分布均匀,并且,孔径集中在10‑50nm范围内。本申请的三层复合微孔膜作为电池隔膜使用时,均匀性和稳定性更好,为制备高品质和高安全性的锂离子电池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备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三层复合微孔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大、输出电压高、循环寿命长、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在移动智能设备和电动车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伴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小至电池发热,大至引燃汽车,引起了人们对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极大关注。
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三层复合微孔膜,利用其中聚乙烯层具有较低熔点和较低闭孔温度的特性,使得复合微孔膜具有较低闭孔温度和高热收缩变形,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目前制备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三层复合微孔膜的方法是,分别制备聚乙烯流延单层基膜和聚丙烯流延单层基膜,分别对各单层基膜进行热处理,然后通过热压复合后单向拉伸成孔,或是先拉伸成孔后再热压复合,从而形成三层复合微孔隔膜。显然,这样的制造过程比较复杂,生产效率低。
因此,人们尝试了三层共挤技术,一次性流延得到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三层流延膜。但是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三层流延膜在低温退火、低温拉伸时,出现如下难题:在低冷拉拉伸倍率下,聚丙烯层可形成小而密的孔,平均孔径约在10nm-50nm之间,但聚乙烯层成孔难;而在高冷拉拉伸倍率下,聚乙烯层成孔容易,但聚丙烯层难以成孔。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制备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三层复合微孔膜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制备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三层复合微孔膜的方法,包括通过共挤出技术一次性流延获得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三层流延膜,在对三层流延膜进行冷拉处理时,分两次进行冷拉,并且,第一次冷拉的温度低于第二次冷拉,第一次冷拉的倍率低于1.5。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创造性的将冷拉处理分为两次进行,巧妙的解决了冷拉时聚丙烯和聚乙烯的成孔矛盾。本申请的制备方法,第一次冷拉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低倍率冷拉,预先将聚丙烯拉开形成小而密的孔,然后再提高温度进行第二次冷拉;此时,一方面聚乙烯容易形成较大的微孔;另一方面聚丙烯由于预先形成小而密的孔,使其具有一定的抗形变能力,因此不至于在高冷拉倍率下被拉塌;从而解决了在高冷拉拉伸倍率下聚丙烯层难以成孔的问题。
优选的,聚丙烯熔融指数在1.0~4.0之间,聚乙烯的熔融指数在0.2~1.5之间。
优选的,第一次冷拉的温度低于95℃,第二次冷拉的温度为50-120℃。
优选的,本申请的方法在冷拉处理之前,还包括对三层流延膜进行退火处理。
优选的,退火处理的条件为50-130℃保温3-24h。
优选的,本申请的方法在冷拉处理之后,还包括对冷拉处理的产物进行热拉处理。
优选的,热拉处理的拉伸温度为100-130℃,拉伸倍率为1.5-2.8。
优选的,本申请的方法在热拉处理之后,还包括对热拉处理的产物进行热定型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兴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兴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00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