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弯曲蚕丝、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9635.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5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卢神州;刘凯;邢铁玲;匡大江;高晓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河南丝绸之宝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188 | 分类号: | D06M13/188;D06M11/56;D06M13/11;D06M13/148;D06M13/352;D06M10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弯曲 蚕丝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弯曲蚕丝、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纺织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纯天然桑蚕丝,通过甲酸溶液进行水浴处理,洗涤,再经过快速烘燥,使蚕丝内部应力快速发生变化,制备具有高弯曲度的改性蚕丝。本发明提供的改性蚕丝材料与原蚕丝纤维相比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弯曲度,而强力并无明显降低;改性蚕丝材料性能优异,温和不刺激,能够充分发挥蚕丝纤维的良好性能,可以作为纯蚕丝无纺布的原材料,提高水刺蚕丝无纺布内蚕丝的纠缠率,提高单位面积的摩擦力,有效改善了现有纯蚕丝无纺布产品的强力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蚕丝,特别涉及一种高弯曲蚕丝、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纺织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蚕丝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含有对人体有益的18中氨基酸,蛋白质含量达97%以上,丝素是主体,丝胶包覆在丝素外面,起到保护的作用。丝素蛋白无毒无害,安全可靠,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适合开发改性成新材料。其中,含有的丝氨酸、苏氨酸能够延缓衰老,亮氨酸能够加速细胞的新陈代谢。蚕丝具有的这些优点,使得研究人员加深对其改性材料的研究,比如:浸渍、涂覆、接枝、共混等等,来赋予蚕丝不同的性能。
目前,蚕丝作为加工水刺纯蚕丝无纺布原料时,容易造成布料强力不足,布料易撕裂等缺点。因此,研究人员对布料进行改性,目前的方法有:(1)通过涂覆、浸渍强力剂的方法,提高布料的强力性能,但是这样容易导致面料的透气透湿下降;(2)通过熔融法,将未脱胶蚕丝表面丝胶溶解,再进行干燥利用丝胶使蚕丝相互间粘合来提高布料的强力,但是此方法的得到的布料硬度偏大,柔软度很差;(3)通过饱和钙盐制备弯曲蚕丝的方法,提高蚕丝的弯曲程度,增加蚕丝之间的摩擦力,但是此处理后的蚕丝,弯曲程度不够,强力下降较多,限制布料的强力。(4)通过使用涤纶、天丝等纤维和蚕丝进行混纺制备无纺布,虽然布料强力提高,但是其实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在本发明作出之前,中国发明专利(CN100379915)“含丝胶的蚕丝变性无纺布及其用途”中,采用戊二醛溶液将丝胶固定在蚕丝纤维上,同时加入表面活性剂使其柔软,虽然能够使蚕丝无纺布提高强力,但是在烘燥和冷却过程中,丝胶的熔融和凝结,会导致布料的手感较差,加入的表面活性剂可能溶出刺激皮肤,加入的戊二醛有毒性,会带来刺激以及生物相容性的下降。公开号为CN105671790A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蚕丝热风无纺布面料,利用熔点为130℃的ES纤维的熔融粘结作用,将蚕丝无纺布和其相互粘结来起到增加强力的作用,但高温会破坏蚕丝纤维,同时化学纤维ES纤维的加入,可能降低纯蚕丝的亲肤性和生物相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蚕丝无纺布面料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即能充分保持丝素蛋白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强力,又具有较高的挠曲性以适用于蚕丝无纺布的一种高弯曲蚕丝、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弯曲蚕丝的制备方法,以家蚕丝为原料,依次经过脱胶、洗涤、干燥处理后,再进行如下步骤的加工:
(1)在温度为20℃~40℃的条件下,将脱胶干燥后的家蚕丝浸泡于溶胀液中,蚕丝吸收溶胀液1秒~100秒后,得到溶胀蚕丝;所述溶胀液为含有蚕丝保护剂的甲酸水溶液;所述甲酸水溶液的浓度为75~95v/v%;所述蚕丝保护剂为包括硫酸钠,甘油,糖精和蔗糖的复配物;蚕丝保护剂用量为蚕丝质量的1%~3%;
(2)将溶胀蚕丝立即经压辊轧压,去除多余溶胀液;压辊的压力为0.1 MPa ~0.4Mpa;
(3)将步骤(2)处理后的蚕丝立即用水充分洗涤,至洗出液的pH值大于6;
(4)将洗涤后的蚕丝置于温度为100℃~110℃的烘箱中烘燥至恒重,得到一种高弯曲蚕丝。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述蚕丝保护剂中,按质量计,包括30%~60%的硫酸钠, 20%~50%的蔗糖,5%~10%的甘油,0.1%~5%的糖精。
本发明技术方案还包括按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一种高弯曲蚕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河南丝绸之宝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大学;河南丝绸之宝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96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保水性的祛斑蚕丝面膜
- 下一篇:一种涤纶工业用油剂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