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刷包装材料中光引发剂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7260.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4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邓惠敏;唐纲岭;李中皓;边照阳;刘珊珊;范子彦;柯玮;闫丽萍;杨飞;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云飞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包装材料 引发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包装材料中光引发剂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采用溶剂对印刷包装材料中的光引发剂进行提取,过滤,得到待测溶液;将待测溶液进行超高效合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对光引发剂的含量进行定量计算,即得。本发明提供的印刷包装材料中光引发剂的检测方法,对印刷包装材料的光引发剂进行提取后,采用超高效合相色谱串联质谱(UPC2‑MS/MS)分析,具有操作简便、耗时短、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可实现印刷包装材料中残留光引发剂的高灵敏度检测,提高痕量光引发剂的检测准确性,从而为光引发剂的迁移规律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刷包装材料中光引发剂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光引发剂是是一类具有光敏基团的化合物,在紫外光的激发下能够产生自由基、阳离子等,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固化,被广泛应用于纸质或塑料包装材料的UV印刷。作为紫外光固化油墨(UV油墨)的重要组成部分,UV油墨固化完成后,残留的光引发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化学迁移或者物理接触污染包装内的食品,从而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近年来,UV印刷工艺在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产品的应用日益广泛,作为一种重要的烟用材料,卷烟条与盒包装纸印刷品的安全性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行业的高度重视。对于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光引发剂残留量的测定有助于向烟用材料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指标的风险监控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光引发剂的检测方法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进行分离测定。近年来,基于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的超高效合相色谱技术,由于其具有分离效率高、绿色环保等优势,在测定结构类似物、同分异构体、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公告号为CN103499668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检测印刷包装材料中DEAB和MK的超高效合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是采用乙腈对样品基质中残留的DEAB和MK进行提取,萃取液经有机相滤膜过滤后,利用UPC2进行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从而测定出印刷包装材料样品中DEAB和MK的含量。该方法可降低光引发剂的分析时间和检测分析成本,但检测灵敏度较低,不利于低残留量光引发剂的准确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包装材料中光引发剂的检测方法,从而解决现有检测方法存在的灵敏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印刷包装材料中光引发剂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溶剂对印刷包装材料中的光引发剂进行提取,过滤,得到待测溶液;
2)将待测溶液进行超高效合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对光引发剂的含量进行定量计算,即得。
本发明提供的印刷包装材料中光引发剂的检测方法,对印刷包装材料的光引发剂进行提取后,采用超高效合相色谱串联质谱(UPC2-MS/MS)分析,具有操作简便、耗时短、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可实现印刷包装材料中残留光引发剂的高灵敏度检测,提高痕量光引发剂的检测准确性,从而为光引发剂的迁移规律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所述印刷包装材料为卷烟条或盒包装纸。
所述光引发剂选自:2-甲基二苯甲酮、二苯甲酮、4-甲基二苯甲酮、邻苯甲酰苯甲酸甲酯、对-N,N-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对二甲氨基苯甲酸异辛酯、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2-异丙基硫杂蒽酮、2,4-二乙基硫杂蒽酮、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酮、4,4-二羟基二苯甲酮、4,4-双(二甲基氨基)二苯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未经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72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