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播数据发送方法及节点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6779.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5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8 | 分类号: | H04L12/18;H04L12/24;H04L12/4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地址: | 10008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发送 方法 节点 设备 | ||
一种组播数据发送方法及节点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节点设备将组播源发送的第一组播数据通过主链路发送到客户端,所述主链路为预先为所述第一节点设备至第二节点设备之间配置的链路,所述第一节点设备与所述组播源连接,所述第二节点设备与客户端连接;所述第一节点设备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还配置有备用链路,所述备用链路上的至少一个第三节点设备以及所述第一节点设备能够使用广播模式发送组播数据;第一节点设备接收信号失效SF报文,所述SF报文用于指示所述主链路发生故障以及用于触发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三节点设备启动所述广播模式;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将在接收到所述SF报文之后接收到的第二组播数据进行广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播数据发送方法及节点设备。
背景技术
以太网交换网络中为了进行链路备份,提高网络可靠性,通常使用冗余链路,而冗余链路会在交换网络上产生环路,导致广播风暴以及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a AccessControl,MAC)地址表不稳定等故障现象,从而导致用户通信质量较差,甚至通信中断。
为了解决使用冗余链路引起的环路问题,可以在组成环网的设备上部署二层破环协议,例如,以太网环路保护倒换(Ethernet Ring Protection Switching,ERPS)协议,二层破环协议通过在环网中设置阻塞点,阻塞点可以隔断所有报文通过,从而阻塞环路的冗余链路,防止广播风暴。
请参考图1,以二层破环协议为ERPS协议为例,来对现有技术中的二层破环协议的工作方式进行描述:
节点设备A、节点设备B、节点设备C以及节点设备D构成一个环网,节点设备A与客户端连接,节点设备D与路由设备连接。节点设备D-节点设备A之间存在两条路径,一条为路径D-C-A,另一条为路径D-B-A。假设在节点设备A和节点设备B之间设置阻塞点。当环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节点设备D、节点设备C中预存一个组播表项,为路径D-C-A,当节点设备D接收到路由设备发送的组播数据后,则根据预存的组播表项,将该组播数据发送至节点设备C,然后由节点设备C将组播数据发送至节点设备A,最后由节点设备A将组播数据发送至客户端。由于节点设备A和节点设备B之间设置有阻塞点,因此,路径D-B-A所在的链路上的节点设备无协议报文交付导致没有组播表项,当路径D-C-A发生故障时,路径D-B-A上的节点设备首先根据接收到由路径D-C-A上的节点设备发送的信号失败(signal fail,SF)报文,解除阻塞点,然后等待路由设备重新发送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nternet GroupManagement Protocol,IGMP)查询命令(query),然后在接收到该query命令后,将与该命令对应的反馈信息发送至节点设备D,从而建立与路径D-B-A对应的组播表项,最后根据建立的新的组播表项来发送组播数据。
由于路由设备发送查询命令的周期较长,通常为60s或者125s等,并且节点设备对该查询命令进行响应通常也需要10s左右,因此,在传输组播数据过程中若出现链路故障时,临时新建组播表项所需时间较长,可能导致组播业务中断或组播数据传输出现较大时延,影响组播业务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组播数据发送方法及节点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传输组播数据过程中若出现链路故障时,由于临时新建组播表项所需时间较长而导致的组播业务中断或组播数据传输出现较大时延,影响组播业务的性能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67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