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6711.4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0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廖明;瞿孝云;焦培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9/145 | 分类号: | A61K39/145;A61K39/39;A61P31/16;C12N7/00;C07K14/1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伟文 |
地址: | 51064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禽流感病毒 灭活疫苗 新生细胞 样本 制备 病变 疫苗 禽流感病毒蛋白 自动化控制 超声破碎 复合佐剂 密封容器 实时监控 有效预防 禽流感 上清液 无菌 密封 氧气 病毒 采集 储存 细胞 检测 观察 | ||
1.一种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含有禽流感病毒细胞,并将其保存在零下10-零下4摄氏度的无菌条件下,且储存需在真空条件下,备用;
S2:将S1中保存的禽流感病毒细胞置于30-40摄氏度的密封容器内,并向其中通入60-80%含量的氧气,使其快速繁衍,并产生出新生细胞,再次将新生细胞移动至培养基中静置,且保证培养基内的温度始终处在15-25摄氏度,并对其进行静置200-240min,此过程,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细菌与新生细胞发生变异,从而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S3:观察新生细胞的病变程度,待新生细胞病变达到一半以上时,缓慢去除培养基,且确保培养基清除干净,并迅速将新生细胞存放环境的温度降低至零下15-零下12摄氏度;
S4:提取S3中的新生细胞的病变样本,将样本温度升高至15-25摄氏度,并对其内部组织形态进行观察,从而判断其是否能够再次进行反应,若是达到要求,备用;
S5:将S3中储存的新生细胞再次置于密封的容器内,并向其中置于反应酶,并在30-45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待反应酶完全被新生细胞侵入后,形成禽流感病毒蛋白,然后将其放置在5-15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中,备用;
S6:待S5中的禽流感病毒蛋白放置3-6h后,再次向其中添加复合佐剂,并再次将温度升高至20-30摄氏度,待其反应30-45min后,形成混合液,将混合液离心处理,去掉上清,然后将其存放在零下30-零下20摄氏度的无菌环境下;
S7:采集样本,将检测无菌样本进行超声破碎,再次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即得到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的氧气内需含有氮气、氢气以及氖气,且氧气、氮气、氢气以及氖气的摩尔质量比为10:2:0.5: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基的选择需为新鲜的肉类,且培养基具体为鸡肉、鸭肉、鹅肉中一种或者是多种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中的反应酶具体为胰酶、谷氨酰胺合成酶、DNA连接酶中的一种或者是多种混合物。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佐剂,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20-35份、氢氧化锌胶体10-16份、透明质酸10-16份、氢氧化铝佐剂3-6份、氨基转移酶1-4份。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佐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选取搅拌器,并将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氢氧化锌胶体、透明质酸以及氢氧化铝佐剂置入搅拌器内,在100-12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在搅拌15-20min后,再次向其中添加氨基转移酶,待其混合均匀后,静置80-110min后,再次进行混合搅拌5-8min,完成后取出,待其温度恢复至常温后,再次进行浓缩处理,完成后,即得到复合佐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67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