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电线路中钢管桩基础沉桩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6616.4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36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潘晴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博供用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8 | 分类号: | E02D5/28;E02D27/42;E02D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春女 |
地址: | 210028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迈***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桩 基坑 钢管桩基础 限位环 输电线路中 连接钢管 沟渠 沉桩 吊车 桩位 混凝土 桩顶水平位移 白灰 杆塔 施工图纸 垂直度 开口处 放入 减小 填入 挖出 压桩 移除 吊装 焊接 堆放 凝固 竖起 穿过 拆除 移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中钢管桩基础沉桩工艺,首先将钢管桩放入现场并进行吊装、堆放,之后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定出的桩位点,用白灰对桩位点进行标识,在需要压桩的位置挖出基坑,在基坑的开口处固定用于限制钢管桩位置的限位环,利用吊车竖起钢管桩,将钢管桩向基坑内移动,并最终使得钢管桩穿过限位环并插入基坑中,调整钢管桩的垂直度,将限位环固定在地面上,之后移除吊车,在沟渠中放入连接钢管,且将连接钢管与相邻两钢管桩焊接在一起,在基坑与沟渠中填入混凝土,等到混凝土凝固后拆除限位环,增大了钢管桩基础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减小钢管桩基础的桩顶水平位移,因此固定在钢管桩上的杆塔不易发生倾斜,安全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中钢管桩基础沉桩工艺。
背景技术
钢管桩基础由于工程造价低、占地面积小、施工周期短等优点在钢管塔输电线路的基础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由于受钢管桩沉桩施工工艺的限制,该基础型式还只能应用在沼泽地、松散的黏土等地质较好的位置。
申请公布号为CN10711968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中钢管桩基础沉桩工艺,在将钢管桩打入地下后,由于部分地区地质情况较差,尤其是属于软土地基的区域,在使用时,钢管桩的桩顶容易产生位移,造成固定在钢管桩上的杆塔发生倾斜,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中钢管桩基础沉桩工艺,具有钢管桩桩顶不易产生位移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输电线路中钢管桩基础沉桩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现场施工要求,将钢管桩放入现场并进行吊装、堆放,之后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对现场桩位轴线、标高进行测定,根据轴线定出的桩位点,用白灰对桩位点进行标识;
S2、工程施工前,先进行试压桩,确定出压桩条件及桩长;
S3、在需要压桩的位置挖出基坑,基坑深度为钢管桩长度的1/5,且测量出基坑的位置是否标准;
S4、在基坑的开口处固定用于限制钢管桩位置的限位环,利用吊车竖起钢管桩,将钢管桩向基坑内移动,并最终使得钢管桩穿过限位环并插入基坑中,调整钢管桩的垂直度;
S5、调整好钢管桩的垂直度之后将限位环固定在地面上,使得固定环在施工中不会晃动,此时,限位环将限制钢管桩的垂直度,使得钢管桩的垂直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S6、利用压力机将该钢管桩压入地面,在压入钢管桩的同时观察限位环的位置,确保限位环保持稳定不动;
S7、持续用压力机将钢管桩压入地面,直至钢管桩的深度符合要求,之后移除吊车,在此过程中持续观察限位环,使得限位环保持稳定不动;
S8、在地面上压入多根钢管桩后在相邻钢管桩之间开挖沟渠,沟渠的深度不小于钢管桩长度的1/10,且使得沟渠将相邻钢管桩所在的基坑连通;
S9、在沟渠中放入连接钢管,且将连接钢管与相邻两钢管桩焊接在一起;
S10、在基坑与沟渠中填入混凝土,等到混凝土凝固后拆除限位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钢管桩压入地面后,在相邻钢管桩之间连接有连接钢管,且通过混凝土将沟渠与基坑填满,此时,在相邻钢管桩之间将形成由连接钢管组成的网状结构,增大了钢管桩基础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减小钢管桩基础的桩顶水平位移,因此固定在钢管桩上的杆塔不易发生倾斜,安全性较高。
优选的,步骤S4中的限位环包括有一个供钢管桩插入的限位孔,钢管桩位于限位孔中时,钢管桩的与限位孔的内壁贴合,限位环处于水平状态时限位孔的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博供用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博供用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66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