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移动式恒温液冷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5519.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7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慧;冯静;李唐;史晓永;许兆林;丁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海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1/04;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孟睿 |
地址: | 2251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移动式 恒温 液冷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移动式恒温液冷源装置,包括制冷单元、水冷单元、环境温度传感器和电气控制单元,所述制冷单元、水冷单元、环境温度传感器、电气控制单元集成在框架内,其中制冷单元、水冷单元和环境温度传感器均与电气控制单元电连接,制冷单元通过换热器和板式蒸发器与水冷单元连接。本发明能够精确控制流量和冷却液温度,提高了装置集成度,降低了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移动式恒温液冷源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车载电子设备在运行时都存在发热大的问题,如不及时将热量带走将影响其工作性能,常用方式是使用风扇自然冷却的方式冷却电子设备,该方式送风压力小,冷却时间长,制冷量有限,仅能满足一般发热量的电子器件,对发热量大的电子设备冷却效果不佳,进而影响其正常工作。对于发热量大的车载电子设备,现所用冷却方式常采用制冷机柜和水冷机柜分柜式设计,存在如下问题:
1)占用空间大,集成度不高,出现故障检修不易;
2)由于采用普通控制方式,未采用热气旁通和制冷剂流量调控技术,对冷却液供液流量、供液温度无法做到精确控制,输出冷媒水温度波动较大,被冷却对象忽冷忽热现象严重;
3)由于采用压缩机制冷,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只能通过压缩机工作来带走电子设备的热量,维持电子设备工作温度,无法有效利用环境风的自然冷却,冷却系统的能耗无法降低,对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存在一定不利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移动式恒温液冷源装置,能够精确控制流量和冷却液温度,提高了装置集成度,降低了能耗。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车载移动式恒温液冷源装置,包括制冷单元、水冷单元、环境温度传感器和电气控制单元,所述制冷单元、水冷单元、环境温度传感器、电气控制单元集成在框架内,其中制冷单元、水冷单元和环境温度传感器均与电气控制单元电连接,制冷单元通过换热器和板式蒸发器与水冷单元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1)本发明将制冷单元、水冷单元和电气控制单元集成在框架内后,将其安装于车载方舱内,提高了车载液冷源的集成度;2)本发明制冷单元根据环境温度采用自然风冷却和压缩机冷却两种工作模式,可有效降低能耗和压缩机故障率;3)本发明制冷单元采用热气旁通和制冷剂流量调控技术,可精确控制冷媒水温度,能够提供被冷却对象稳定的冷却环境,保证被冷却对象的稳定运行;4)本发明制冷和水冷模块与框架均采用定位销、滚轮、锁紧块和锁紧螺钉的可拆卸连接形式,易于检修和拆装,框架底部和背部与车载方舱采用减震器连接,提高了运输可靠性;5)本发明水冷单元回路设置流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保证用冷设备冷媒水流量和温度能够得到精确控制,设置压力传感器,保证水冷单元回路压力在安全范围;6)本发明水冷单元设置过滤器,保证了系统冷媒水洁净度;7)本发明水箱上设置手动加液口和自动加液泵,提高了冷媒水需要补充时加液的便利性,水箱底部设置放液球阀,用于对水冷单元进行清洗除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控制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框架定位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两单元模块拆卸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两单元模块锁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主要器件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海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海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55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捏合机的加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维护的绝缘操作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