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城市地铁近接工程施工隧道变位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4982.6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9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武科;王亚君;于雅琳;崔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46 | 分类号: | E02D5/46;E02D5/18;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49 | 代理人: | 张英 |
地址: | 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隧道 地下连续墙 城市地铁 工程施工 变位 门式框架结构 隧道 三轴搅拌桩 门式框架 土方开挖 连续墙 盖板 地板 地铁 铺设 运营 | ||
1.一种适用于城市地铁近接工程施工隧道变位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在既有地铁隧道两侧采用三轴搅拌桩进行加固形成地下连续墙;所述三轴搅拌桩采用跳打方法,按以下顺序进行施工:桩位放线并开挖导槽,导槽的深度为0.5m-0.8m,施工机械就位,制备水泥浆,搅拌桩施工,施工机械移位;
所述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5-0.6,所述搅拌桩桩端穿过淤泥层以下的距离大于1m;
(2)既有地铁隧道上的土方开挖;采用按顺序跳挖的原则,使卸荷应力缓慢分散释放,避免卸荷应力集中释放对既有地铁隧道造成突发性变形冲击;
(3)通过顺序跳挖完成后,在既有地铁隧道的两侧连续墙之间铺设盖板,使得地下连续墙和地板形成一个门式框架结构,将运营地铁保护在门式框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城市地铁近接工程施工隧道变位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既有地铁隧道两侧采用三轴搅拌桩进行加固形成地下连续墙之前还包括在既有地铁隧道进行隧道内注浆加固,所述隧道内注浆压力控制在0.5MP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城市地铁近接工程施工隧道变位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隧道内注浆加固采用双液浆和纯水泥浆,配合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以及注浆的不同时段现场试验确定,所述双液浆包括水泥浆和水玻璃;所述注浆管采用镀锌钢管,所述注浆管的长度为3m-5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城市地铁近接工程施工隧道变位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土方开挖采用分层、分段开挖,所述分层开挖坡率均按照1:2进行放坡开挖,如果开挖土层为淤泥,采用进占法挤淤施工措施;开挖过程紧密联系监测变形结果,当监测变形结果在容许的范围内,则可以继续开挖下一层,当监测变形结果表明变形趋势不收敛而且速率持续增大,则停止继续往下开挖下一层或下一段,必要时采取回填措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城市地铁近接工程施工隧道变位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既有地铁隧道上的土方开挖之前对地下水水位进行调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城市地铁近接工程施工隧道变位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地下水位采用井点降水法进行调控;所述井点管采用φ60X5、长度为6m的无缝钢管,所述井点管的下端通过管箍连接有相同直径的滤管,所述井点管与集水总管通过耐压胶管连接,所述集水总管采用内径为100mm-127mm、节长为4m的无缝钢管,相邻两节无缝钢管用橡胶皮套连接并用钢箍接紧,所述集水总管上设置有与井点管连接的短接头,相邻的两个短接头的间距为0.8m-1.2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城市地铁近接工程施工隧道变位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井点降水法的施工工艺如下;
井点的平面布置:当基坑或沟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下于6m时,可采用单排线状井点,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一侧,两端延伸长度不小于槽宽;当基坑或沟槽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则采用双排线状井点,井点管距离基坑壁不小于1m,井点管间距为0.8m-1.6m;
井点高程布置:
井点的埋设深度H(不包括滤管),H≥H1+h+IL;
H1-井点管埋设面至基坑底的距离;
h-基坑中心处底面至降低后地下水位的距离,一般为0.5m-1.0m;
I-地下水降落坡度,双排井点1/10,单排井点1/4-1/5;
L-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49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形组合式水泥土复合桩及其成型方法
- 下一篇:抗拔管桩接头连接结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