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计装配零件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3584.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9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潘景平;张富旭;许高智;李超亮;陈景柱;肖利兰;罗志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汽荻原模具冲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邵穗娟;汤喜友 |
地址: | 511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零件 装配基准 装置及系统 装配 返修 变形补偿 模型装配 设计零件 设计模型 实物零件 毫米级 比对 点云 报废 实物 制定 | ||
本发明公开了设计装配零件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从整个零件中选定装配基准零件,在一个方向选定3个装配基准点,再在另外两个方向选定两个装配基准点,再对它们进行变形补偿,然后生成设计装配零件模型;后续可以根据设计模型装配零件,并对实物零件和设计零件进行比对,做出改修方案,对模型进行改修,再根据改修后的模型装配零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实物点云的具体装配方法细节,杜绝了因不能准确的预知装配后的尺寸产生的返修及报废成本;提高后续改修方案的制定效率,且可制订精确到毫米级的改修方案,缩短产品面市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件装配和三维建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设计装配零件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在零件装配领域,一般是零件装配后才能通过各种测量方法得到装配件的各尺寸。
但是当装配完成后,由于钣金件返修困难,有些甚至是无法返修,造成大量报废及长时间的返修,且后续的改修方案制定也会经历漫长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设计装配零件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钣金件的零件装配方式装配完成后才能得到装配件的尺寸,导致返修困难甚至无法返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设计装配零件模型的生成方法,包括:
实物点云获取步骤,获取整个零件的实物点云;
基准零件选定步骤,根据整个零件的实物点云,从整个零件中选定装配基准零件,并对该装配基准零件进行定位;
基准点选定步骤,在装配基准零件的同一个三维方向平面选定3个装配基准点,并获取3个装配基准点的初步设计位置;
新增基准点选定步骤,在装配基准零件上再选定其他两个方向的限制特征作为装配基准点,并获取新增的装配基准点的初步设计位置;
变形补偿步骤,判断零件的装配基准点是否存在变形;如果有,则对存在变形的装配基准点的初步设计位置进行相应偏移,得到装配基准点的优化设计位置,作为装配基准点的设计位置;如果否,则将装配基准点的初步设计位置作为装配基准点的设计位置;
模型生成步骤,根据装配基准零件的位置,以及装配基准点的设计位置,生成设计装配零件模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装配基准点包括装配基准面和/或装配基准孔。
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模型修正步骤:
根据设计装配零件模型进行整个零件的实物装配;
将装配好的实物装配零件与设计装配零件模型进行比对,得到尺寸测量分析结果;
根据尺寸测量分析结果确定改修方案;
根据改修方案修正设计装配零件模型中装配基准点的设计位置,得到修正后的设计装配零件模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多次重复模型修正步骤,直到装配出的实物装配零件满足实际需求。
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变形包括焊接变形。
一种设计装配零件模型的生成装置,包括:
实物点云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整个零件的实物点云;
基准零件选定模块,用于根据整个零件的实物点云,从整个零件中选定装配基准零件,并对该装配基准零件进行定位;
基准点选定模块,用于在装配基准零件的同一个三维方向平面选定3个装配基准点,并获取3个装配基准点的初步设计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汽荻原模具冲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汽荻原模具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35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