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库存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1741.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1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薛淑乐;卢新锋;傅荣锋;淦犇;潘多光;刘旭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天达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深圳中集智能停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2 | 分类号: | E04H6/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王艺涵;阚梓瑄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库 存取 系统 | ||
一种车库存取系统,包括平移机构,平移机构包括框架机构和交换机构。交换机构位于框架机构上,且包括对接装置和输送装置,对接装置包括对接驱动组件和拉取组件,对接驱动组件安装于框架机构,对接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拉取组件在初始位置、对接位置及工作位置之间运动;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部和第一输送驱动部,其位于框架机构上,第一输送驱动部能够驱动第一输送部运动。车辆处于待搬运至车库存取系统的位置时,拉取组件由初始位置运动至对接位置,从而与载车板的底部的第一对接部对接,随后运动至工作位置,拉取组件自对接位置至工作位置的运动过程中,能够将载车板拉取至输送装置上,并由第一输送部将载车板输送至离开车库存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车库,尤其是一种车库中的存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和私家车的激增,诱发了城市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但落后的城市交通系统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要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必需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而且要大力发展大型公交车。在上下班高峰时段,需要快速、大量、高密度发车,使发车时间间隔尽量缩短,才能适应大城市内的交通需求。这样的交通线就要装备有80~100辆大型公交车。而在交通低峰期或晚上收车时间,所有车辆回到总站车场后,则需要占用非常大的场地。每辆公交车以占地20m×4m的面积计算,停车场需要有8000㎡的面积,才能存放100辆公交车。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里,是很难满足这样大面积的土地需求的。而将公交车总站车场都建在人烟稀少、位置偏远的郊区,对于需要大量公交车的城区来说也是非常不方便。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建设立体停车库,才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容车率的良好效果。
立体车库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中型城市,智能立体车库也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普及,相对于传统的停车设施,智能化立体车库具有不可代替、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目前许多的大中型城市的智能立体车库都是针对小型汽车和SUV的来建造的,很少有符合大型公交车标准的立体车库,许多城市的公交车仍停在马路边上。
因此,需要一种车库存取系统,以实现大吨位车辆的传送,从而构建公交车的立体停车库。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库存取系统,以实现大吨位车辆的传送,符合大型公交车标准,能够构建公交车的立体停车库。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库存取系统,其包括平移机构,平移机构包括框架机构和交换机构。交换机构位于框架机构上,且包括对接装置和输送装置,对接装置包括对接驱动组件和拉取组件,对接驱动组件安装于框架机构,对接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拉取组件在初始位置、对接位置及工作位置之间运动;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部和第一输送驱动部,其位于框架机构上,第一输送驱动部能够驱动第一输送部运动。
其中,承载有车辆的载车板的底部具有第一对接部,车辆处于待搬运至车库存取系统的位置时,拉取组件由初始位置运动至对接位置,从而与第一对接部对接,随后运动至工作位置,拉取组件自对接位置至工作位置的运动过程中,能够将承载有车辆的载车板拉取至输送装置上,并由第一输送部将承载有车辆的载车板输送至离开车库存取系统。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对接装置与车辆对接,并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车辆,对接装置与输送装置协同作用,能够实现大吨位车辆,例如公交车的传送,可实现公交车在车厅与停车位之间的交换,从而构建成公交车的立体停车库,使得公交车不必停在马路边上,而是能够传送至立体停车库的停车位内,解决了现有的立体车库无法符合大型公交车标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车库存取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车库存取系统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车库存取系统的局部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天达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深圳中集智能停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天达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深圳中集智能停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17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吸附取放设备及无避让停车装置
- 下一篇:立式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