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水造型绿化混凝土柱巢结构及做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8925.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9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强;刘伟;缪志勇;解恒凯;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水 柱帽 柱体 柱托 混凝土柱 凹凸纹理 立体绿化 绿化 造型 成型 混凝土 建筑立体绿化 景观植物 自然景观 组成结构 组合模板 种植体 景观 拆装 巢体 内衬 碗型 植入 配制 腰带 高处 庭院 体内 园林 配置 优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水造型绿化混凝土柱巢结构及做法,清水造型绿化混凝土柱巢结构是由柱体、柱托、柱帽组成,柱体、柱托、柱帽组成结构体,柱托和柱帽组成柱巢体,柱巢体内配置种植体,植入绿化植,最后形成错落有致的空中立体绿化园。柱体采用带内衬的凹凸纹理L型组合模板成型,其凹凸纹理、走向、腰带等与设计外观相对应,方便成型与拆装,柱体与上部碗型柱托和柱帽天然一体,柱巢内配制植物,形成清水景观混凝土和立体绿化的有效融和,本发明充分利用清水景观混凝土的外观优势形成高处错落有致、庭院风味韵味的清水景观植物园林,特别适用于建筑立体绿化和自然景观的优化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绿化与景观交叉的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水造型绿化混凝土柱巢结构及做法。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建筑多以高层建筑为主,例如点式建筑,其高耸空中的结构,类似鸟笼式的建筑,虽然节省了建筑用地,但对于居住在高处的人们来说,缺少了与自然亲近的空间和条件;同时一梯多户的服务模式,且易出现朝向面差的房间。而现代多高层庭院式建筑,融合了现代建筑和传统古建筑的优点,让现代建筑也具有庭院的特色,为人们亲近自然提供了条件,但是扩大了建筑用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居住用地和城市园林造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立体绿化、垂直绿化技术等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可能,如果能结合现代建筑的建造,构建具有立体绿化庭院功能的建筑,对于改善城市居住生活环境条件意义重大。
而要实现空中建筑的立体绿化,一方面是建造的可能性问题:它包括了建造的技术问题、成本问题、材料问题、运营维护问题等,其中比较关键的是立体绿化的环境适宜性与技术选择;另一方面是建造的适应性问题:它通常表现在建造处于高空的绿化景观,不但需要改变植株根系所处的环境条件,而且植株处于高空,极容易面临严寒环境、燥热枯干以及比较大的风荷载的影响,因而植株的存活率成为了难题,同时后期的养生与维护也成为至关重要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充分利用清水景观混凝土的外观优势,通过依托建筑柱体成型碗式植物生存巢,培植生存载体和植物,筛选出适应高空生存的立体绿化植物,形成高空错落有致、庭院风格韵味的清水景观植物园林。
本发明特别适用于高空中绿化造景,形成人与自然融合、景观与绿化一体的绿色庭院建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清水景观建造的技术难题与高空植物栽植的技术难题,以及解决高空绿化植株的维护和后期养生的难题,同时起到美化修复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了城市居住环境、增加生态与社会经济效益的作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水造型绿化混凝土柱巢造景做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清水造型绿化混凝土柱巢结构,包括柱体和柱巢体,所述柱体与所述柱巢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柱巢体内配置有种植体以及植入绿化植株;
所述柱体沿建筑构件的内周边、外周边或内外周边设置,并且与建筑构件的水平方向上采用拉结方式连接;所述柱体为设置有倒角的长方体;
所述柱巢体由柱托和柱帽组成;
所述柱托的底部与所述柱体连接;所述柱托的顶部与所述柱帽连接,并且所述柱帽的形状与所述柱托顶部的形状相互匹配;
所述柱托呈碗状。
较优的,所述柱体通过L型模板成型,所述柱托通过柱托模板成型,所述柱帽通过柱帽模板成型,且L型模板均是通过连接件与柱体模板、柱帽模板连接。使一体结构更加牢固可靠。
较优的,所述柱体和所述柱巢体均采用C40-C50的清水景观混凝土,塌落度达到180-220mm,石子粒径为5-20mm连续级配,混凝土成型色差控制在可视范围之内。其表面不需要装饰材料,只需喷保护层即可使用,降低了装饰成本,而且具有朴实无华、自然沉稳的外观韵味,与生俱来的厚重与清雅是一些现代建筑材料无法效仿和媲美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89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埋线盒的固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钢管混凝土柱及剪力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