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阻燃性能的塑木型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8128.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2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生;朱方政;闫武;姚龙;周玲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12;C08L85/02;C08L97/02;C08L53/02;C08L51/06;C08L71/02;C08K13/06;C08K9/04;C08K3/22;C08K5/134;C08K5/098;C08K3/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江艳丽 |
地址: | 21006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阻燃 性能 塑木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高阻燃性能的塑木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阻燃体系的改性处理:将以重量份数计的聚磷腈20-30份、无机填充阻燃剂70-80份置于球磨机中,将5-10份马来酸酐/乙醇溶液喷淋于填料表面,充分研磨,得改性阻燃体系;
(2)木粉的处理与改性:将木粉干燥至含水量小于3%,然后将木粉100份、甘油醚基硅油5-10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3份置于100-110℃的高速混料机中,充分搅拌混合后得改性木粉;
(3)混料造粒:先将以重量份数计的再生塑料颗粒20-30份、SEBS弹性体1-5份、改性阻燃体系25-40份加入混料机中,预混;然后加入改性木粉20-30份、相容剂1-3份、抗氧剂0.1-1份、光稳定剂0.1-1份,充分混合后,通过平行双螺杆造粒机进行造粒,得混合造粒料;
(4)造粒料处理:将步骤(3)所得混合造粒料100份、润滑剂1-2份于混料机中混合,混合5-10min,得混合料;
(5)挤出成型:将步骤(4)所得混合料放入挤出机中,按照预设的温度和工艺,以400-1000mm/min的线速度经模具挤出,冷却成型,得到高阻燃性能的塑木型材;
(6)表面后处理:将步骤(5)所得高阻燃性能的塑木型材的表面进行打磨、拉丝、压花中至少一种后处理;
所述步骤(1)中,无机填充阻燃剂为纳米二氧化硅、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马来酸酐/乙醇溶液的浓度为0.08-0.1mol/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阻燃性能的塑木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球磨机的研磨时间为15-3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阻燃性能的塑木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高速混料机转速为300-500r/min,混合时间为15-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阻燃性能的塑木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和步骤(4)中混料机转速为80-120r/min,步骤(3)中的预混时间为20-30min,混合时间为10-2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阻燃性能的塑木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挤出机为锥形双螺杆挤出机;锥形双螺杆挤出机的机筒温度:一区为180-230℃、二区为180-220℃、三区为120-180℃、四区为120-170℃,合流芯温度为120-150℃,模头温度为130-170℃,主机转速为5-30r/min,喂料转速为5-30r/min;所述冷却成型是采用循环冷却水槽进行喷淋冷却定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阻燃性能的塑木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无机填充阻燃剂的粒径为20-40u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阻燃性能的塑木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造粒料直径为0.5-1.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阻燃性能的塑木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生塑料颗粒为再生聚乙烯颗粒、再生聚丙烯颗粒中一种或两种混合物;
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EVA、马来酸酐接枝SEBS中一种或两种混合物;
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264、抗氧剂BHT、抗氧剂TNP中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所述光稳定剂为光稳定剂AM-101、光稳定剂GW-540、光稳定剂944、光稳定剂744、紫外线吸收剂UV-326、紫外线吸收剂UV-531中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阻燃性能的塑木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润滑剂是质量比为3:1硬脂酸钠与乙撑双硬脂酸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81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自修复微胶囊的电缆绝缘材料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周转箱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