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星载DSP软件在轨更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7492.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9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蔡跃荣;孙越强;王先毅;杜起飞;王冬伟;吴春俊;白伟华;孟祥广;柳聪亮;夏俊明;李伟;赵丹阳;乔颢;刘成;李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8/654 | 分类号: | G06F8/654;G06F8/656;G06F9/445;G06F11/10;G06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杨青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sp 软件 更新 方法 | ||
1.一种星载DSP软件的在轨更新方法,DSP软件包括引导更新程序和主程序,所述引导更新程序代码存储在PROM中;所述主程序有主备两份,分别存储在物理隔离的两片EEPROM中;存储在主份EEPROM中的主程序代码无法更改,只有备份EEPROM中的主程序代码能够上注更新;所述方法包括:
如果监控接口FPGA输出给DSP的主备切换控制信号为低电平,则引导更新程序锁定加载主份EEPROM中的主程序代码;反之,引导更新程序首先判断是否进入上注更新流程,如果不进入,则从备份EEPROM加载主程序代码,如果进入,则不加载主程序代码,直接进入上注更新流程;
所有软件代码上注更新完成后,如果更新成功,引导更新程序将更新后的主程序代码加载至DSP外部程序存储器中,然后,跳转至主程序执行,实现星载DSP软件的在轨更新;
所述的上注更新流程包括:
步骤101)将新版DSP软件编译链接生成可执行代码,并与原DSP软件的可执行代码对比,将存在差异的模块,按照上注更新的数据传输格式组包,然后逐包进行上注更新;卫星平台通过CAN总线将上注更新的数据发送给载荷的监控接口FPGA,监控接口FPGA将接收的包含ID信息的所有数据透明传输给DSP,由DSP进行剥离,提取有效数据;
步骤102)引导更新程序接收到监控接口FPGA发来的数据包后,首先将数据包中的ID信息和帧序号这些附加信息剔除,提取有效数据,缓存在MRAM中,并进行两次校验;
步骤103)判断两次校验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跳转至烧录函数,执行烧录操作,同时更新接收的包序号和校验结果;否则,只更新接收的包序号和校验结果;
步骤104)将遥测参数发送给监控接口FPGA,由监控接口FPGA下传给卫星平台;将接收缓冲区的内容清零,返回等待接收下一包数据;
步骤105)地面根据返回的包序号、校验正确与否的标识、烧录正确与否的标识决定是否需要重新上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DSP软件的在轨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更新失败,监控接口FPGA控制DSP软件锁定加载主份EEPROM中的主程序代码运行,使DSP软件恢复至原始版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DSP软件的在轨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1)中CAN总线传输的上注更新的数据包一共由37帧组成;每帧由10个字节组成,前两个字节为ID信息,后8个字节为数据场;数据场的第一个字节为帧序号,从0开始编号;第一帧数据场的第二个字节为该数据包有效数据的长度,为249字节;第一帧数据场的第三个字节为该数据包的包标识;紧随有效数据后面的一个字节为校验码;由于校验码所在帧为最后一帧,且该帧正好10个字节,因此,在其后再补充一个空帧,便于区分结束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DSP软件的在轨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2)提取的有效数据中,包含烧录起始地址和软件可执行代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DSP软件的在轨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2)的两次校验为:第一次为有效数据内部校验码,即有效数据中的最后一个字节为前248字节按位异或生成的校验码,第二次为包标识、所有有效数据按字节累加生成的校验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DSP软件的在轨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3)的执行烧录操作,具体包括:
步骤103-1)将备份EEPROM的写保护取消,让备份EEPROM能够进行写入操作;
步骤103-2)将软件可执行代码烧录进从起始地址开始的连续192字节地址空间中,烧录完毕后,立即开启备份EEPROM的写保护功能,避免误操作导致备份EEPROM中的代码被更改;
步骤103-3)将刚烧录进备份EEPROM的代码读出来与缓存在MRAM中的代码逐字节对比,完全一致,表明烧录正确,否则表明烧录失败;
步骤103-4)根据烧录情况更新烧录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749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画捕捉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校准中心的聚晶涂漆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