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管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及自动回复/附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7431.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8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卓然;亓超;马宇驰;徐振;王宝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角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32 | 分类号: | G06F16/332;G06F4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3 | 代理人: | 迟军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管理 装置 信息处理 自动 回复 附言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管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及自动回复/评论方法。该信息管理装置包括:信息获取单元,其获取公开信息作为关注信息;评论生成单元,其基于针对关注信息的相关信息的附言,来生成针对关注信息的评论;评论输出单元,其输出评论生成单元生成的评论,作为针对关注信息的评论,其中,所述附言是针对信息的评论和/或评论的回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进行自动回复/评论的信息管理装置、信息处理 装置及自动回复/评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利用网络 媒体或互联网平台等来浏览采用图文、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的例如新 闻、文学作品、书评影评社评以及各类主题贴等的信息内容。
通常,网络媒体或互联网平台等都为用户提供针对呈现的信息内容 进行评论的评论功能,以及对用户的评论进行评价/答复的回复功能(以 下,也将评论功能和回复功能概括为附言功能)。由此,期望高的用户评 论量和/或回复率,以获得高的用户活跃度。
作为现有技术,例如,公开号为CN10664934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 种用于新闻的自动会话创建器,其通过将新闻的评论中最受欢迎的评论 标识成开始评论,并筛选出排序最高的回复作为开始回复,以使读者在 接收到呈现的新闻时能够更容易地理解所呈现的内容,从而更直观地提 高用户交互体验。
然而,上述技术仅通过标识出最受欢迎的开始评论并筛选回复以标 识开始回复,来减轻用户理解内容的负担,但并未生成新的评论或对信 息的现有评论进行回复,因而未与评论信息的用户或者信息的内容提供 方发生交互,对用户活跃度的提升作用有限。
又如,公开号为CN10504589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网络媒体或互联网平台的评论内容提供方法,其通过根据用户新提交的评论与已有评论的关联关系,来对添加了新评论的记录的已有评论内容进行排序,并通过将新评论的生成时间作为添加了记录的有关联的已有评论的更新时间,来根据更新时间排序当前已有评论记录的评论内容,以将排序后的评论内容提供给用户。从而能够避免同一评论内容重复出现,使 评论内容层次分明,从而提高用户浏览信息和评论的直观性和友好度。
但是该技术仅提供一种更直观地展示用户评论的评论显示方法,并 未对用户的评论进行回复,也未对内容提供方的内容进行评论,因而并 未与浏览信息和参与评论/回复的用户进行交互,对提高浏览信息的用户 活跃度的贡献也极为有限。
综合地说,为了提高例如新闻平台的媒体平台或互联网平台的用户 活跃度,存在对根据信息内容而自动生成评论以吸引用户关注或参与互 动的需求。此外,对于公开信息已有用户评论的情况,存在对现有评论 进行自动回复以与评论用户展开交互的需求,以进一步提高用户活动度。 又如,还存在针对特定信息的评论或者评论数量巨大而内容提供方或平 台方无法逐一回复、有选择地进行回复或者甚至无法提供回复从而导致 用户流失或者活跃度降低的情况,由此存在对评论或特定评论进行自动 回复的需求。此外,还存在能够自动生成有助于提高用户关注度的评论 (例如具有高内容丰富度和/或期望情感极性的评论)的需求,以及根据 用户浏览信息和/或进行附言(评论和/或回复)的信息而向用户推送与 用户浏览或进行附言的信息相关的信息以进一步提高媒体平台或互联网 平台的用户粘性的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这些问题的全部或至少一 者,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用户体验及用 户活跃度的自动进行附言(评论和/或回复)信息管理装置、信息处理装 置及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能够针对公开信息进行自动评论 的信息管理装置,该信息管理装置包括:信息获取单元,其获取特定公 开信息作为关注信息;评论生成单元,其基于针对关注信息的相关信息 的附言,来生成针对关注信息的评论;评论输出单元,其输出评论生成 单元生成的评论,作为针对关注信息的评论,其中,附言是针对信息的评论和/或针对评论的回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角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三角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74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终端应用
- 下一篇:添加业务对象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