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防盗报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7117.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9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许四清;陈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云清普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10 | 分类号: | B60R25/10;B60R25/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为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8 | 代理人: | 王加岭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警信号 通信模块 无线连接 短距 汽车防盗报警系统 短距无线通信 监测传感器 监控终端 车主 休眠状态 震动监测 阈值时 传感器 减小 测量 发送 入侵 中断 监测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防盗报警系统。该系统包括短距无线通信模块、控制单元、通信模块和监测传感器,所述短距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单元连接,用于与监控终端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当所述短距无线连接中断时,所述控制单元进入工作状态,当所述短距无线连接时,所述控制单元进入休眠状态,所述控制单元与通信模块和检测传感器分别连接,当所述监测传感器测量的数值大于设定的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发出报警信号,所述报警信号经通信模块发送至监控终端。本发明通过声音与震动监测,能及时监测到偷盗者入侵,并将报警信号发送给车主,减小车主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防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防盗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是家庭或单位的重要交通工具,在汽车内部经常会存放一些重要文件、资料或财物,目前,汽车偷盗行为较为猖獗,给不少用户带来很大困扰。现有技术中有一些汽车防盗系统或方法,但效果一般,且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防盗报警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防盗报警系统,包括短距无线通信模块、控制单元、通信模块和监测传感器,所述短距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单元连接,用于与监控终端建立短距无线连接,当所述短距无线连接中断时,所述控制单元进入工作状态,当所述短距无线连接时,所述控制单元进入休眠状态,所述控制单元与通信模块和检测传感器分别连接,当所述监测传感器测量的数值大于设定的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发出报警信号,所述报警信号经通信模块发送至监控终端。作为优选,传感器包括至少一个震动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震动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分别为5个,分别设置在四个车门与后备箱。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单元还连接有扬声器,用于控制所述扬声器输出语音报警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通信模块包括3G或4G模块。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声音与震动监测,能及时监测到偷盗者入侵,并将报警信号发送给车主,减小车主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防盗报警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防盗报警系统,该系统包括短距无线通信模块1、控制单元2、通信模块3、和监测传感器,短距无线通信模块1与控制单元2连接,短距无线通信模块1用于与监控终端建立短距无线连接,监控终端可以是车主的手机或其它终端,平时放置在车主身上,当车主离汽车较近时,监控终端就会与短距无线通信模块建立短距无线连接,此时,控制单元2收到短距无线连接建立的信号后就进入休眠状态,由于车主就在汽车附近,无需使控制单元2工作在防盗报警模式下。当短距无线连接中断时,表明车主已远离汽车,此时,控制单元2进入工作状态,开启防盗报警模式。控制单元2与通信模块3和检测传感器分别连接,当检测传感器测得的数值超出设定的阈值时,控制单元2发出报警信号,报警信号经通信模块3发送至监控终端。通信模块优选采用3G或4G模块。车主可以通过监控终端接收报警信号,从而能尽快采取措施,防止汽车被盗。
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测传感器包括至少一个震动传感器41和声音传感器42。震动传感器41和声音传感器42优选分别为5个,一般家用汽车具有四个车门,在偷盗汽车时一般通过车门进入车内,或偷盗后备箱中的东西,优选将5个震动传感器41和声音传感器42分别设置在四个车门与后备箱。
为了使在报警发出以后,能够使路人及时发现有偷盗汽车行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单元2还连接有扬声器5,当有报警信号时,控制单元2控制扬声器5输出语音报警信号。使偷盗者能及时被路人发现,减小车主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云清普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云清普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71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