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压滑动滚轮与导轨传动的二维柱塞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7032.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7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邢彤;阮健;王勇;虞儒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1/12 | 分类号: | F04B1/12;F04B9/02;F04B5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导轨 泵芯 泵轴 静压 滑动滚轮 泵主体 滚轮架 前泵壳 二维 滚轮 拨杆机构 后泵壳 柱塞泵 泵套 泵体 传动 导轨 柱塞液压泵 泵体中心 动力传递 回转中心 提升性能 沉割槽 上柱塞 轴向槽 自配流 滑动 重合 拨板 拨杆 中段 制造 | ||
一种静压滑动滚轮与导轨传动的二维柱塞泵,包括前泵壳、后泵壳与中段的泵主体,所述前泵壳、后泵壳与泵主体连接,泵轴安装在前泵壳上,泵轴通过拨杆机构将输入的动力传递给滚轮/空间导轨传动机构,泵主体包括泵体、泵套、空间导轨和泵芯,泵芯上柱塞的轴向槽与泵套上的窗口及泵体中心孔内的沉割槽构成二维柱塞液压泵的自配流结构;2个滚轮/空间导轨传动机构分别安装在泵体两侧,2个滚轮架分别与泵芯两端连接,泵轴与泵芯的回转中心重合;拨杆机构包括固定在泵轴上的拨板和固定在滚轮架上的拨杆;静压滑动滚轮/空间导轨传动机构由滚轮架及其上面安装的2个静压滑动锥滚轮和空间导轨构成。本发明提升性能、降低制造难度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柱塞泵,属于流体传动及控制领域中的液压泵及液压马达。
背景技术
各类柱塞式液压泵具有近似的工作原理,即若干个柱塞嵌入缸体孔内,随着泵轴的转动,在斜盘(或球铰或偏心轴或多作用内曲线环等)约束下,柱塞依次作相对缸体的往复运动,在缸体孔内形成周期变化的工作容积,通过阀或阀盘进行配流。柱塞式结构的各类液压泵中,斜盘式端面配流结构最具代表性并广泛应用。斜盘式端面配流液压泵的结构特点是采用配流盘、通轴结构和斜盘固定,主轴驱动缸体转动,带动柱塞绕泵轴转动并在斜盘的约束下作往复运动。端面配流具有结构紧凑、转速较高、自吸能力好的特点。由于存在缸体/配流盘、球铰、柱塞/缸体孔、滑靴/斜盘等滑动摩擦副,柱塞式液压泵的设计与制造难度高,成本也较高。另外,斜盘/滑靴和缸体/配流盘摩擦副承受很大的不平衡静液压力,摩擦副相对运动时,摩擦副的pv值限制了工作压力或是工作转速的提高。另外,泵轴承在倾覆力矩的作用下易发生磨损,进而造成配流盘的偏磨。上述原因,使得柱塞式液压泵的性能也不容易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柱塞式液压泵的性能受限、制造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升性能、降低制造难度和成本的静压滑动滚轮与导轨传动的二维柱塞泵。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静压滑动滚轮与导轨传动的二维柱塞泵,包括前泵壳、后泵壳与中段的泵主体,所述前泵壳、后泵壳与泵主体连接,所述泵轴安装在前泵壳上,泵轴通过拨杆机构将输入的动力传递给滚轮/空间导轨传动机构,所述泵主体包括泵体、泵套、空间导轨和泵芯,泵芯上柱塞的轴向槽与泵套上的窗口及泵体中心孔内的沉割槽构成二维柱塞液压泵的自配流结构;2个滚轮/空间导轨传动机构分别安装在泵体两侧,2个滚轮架分别与泵芯两端连接,泵轴与泵芯的回转中心重合;
所述拨杆机构包括固定在泵轴上的拨板和固定在滚轮架上的拨杆,拨板两端安装有与泵轴平行的直线滑动轴承,拨杆一端固定在滚轮架上,另一端插入直线轴承内;当泵轴及拨板转动时,带动2个拨杆并使与其固连的滚轮架转动,当泵芯与滚轮往复运动时,拨杆在直线滑动轴承内滑动;
所述静压滑动滚轮/空间导轨传动机构由滚轮架及其上面安装的2个静压滑动锥滚轮和空间导轨构成,所述空间导轨为端面空间导轨,导轨面形似马鞍,工作时与2个静压滑动锥滚轮同时接触形成滚动接触副,导轨面的背面开有两个矩形槽,在这两个槽上安装两个键;导轨通过背面的键与泵体及泵套上的槽相配合从而限制了空间导轨的绕泵芯轴线的转动,通过泵芯两端固定的滚轮将两个空间导轨压在泵体的两侧;2个锥滚轮为静压滑动滚轮;前泵壳内的空间导轨与后泵壳内的空间导轨具有相同的工作曲面,工作曲面的轴向位置按等加速等减速规律设计,与泵体连接时相位差90度,两导轨分别是最高与最低点的相位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静压滑动滚轮包括外滚动体H、锥形体I和止推环L,外滚动体的内外表面都是锥面;锥形体的顶部是平面,侧面是锥面,底部是球面,并且在锥形体内孔表面和底部球面上加工浅槽;止推环上表面是球面,下表面是平面;外滚动体套在锥形体的锥面上,锥形体的底部与止推环的球面相配合;当高压工作液体通过活塞轴和滚轮轴的内部流道进入到在锥形体内孔表面和底部球面上的浅槽中,形成静压滑动支撑膜,使锥滚轮承受较大的径向和轴向载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7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