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电聚合物衍生碳包覆Li3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476878.2 申请日: 2017-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8054380A 公开(公告)日: 2018-05-18
发明(设计)人: 李长明;吴敬高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大学
主分类号: H01M4/36 分类号: 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10/0525
代理公司: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代理人: 武君
地址: 400715***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导电 聚合物 衍生 碳包覆 li base sub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聚合物衍生碳包覆Li3V2(PO4)3‑xFx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导电聚合物;2)称取偏钒酸铵、磷酸二氢铵、氟化锂、一水氢氧化锂和一水柠檬酸;3)将称取的物质置于球磨罐,球磨并干燥;4)加入制备的导电聚合物再球磨后干燥;5)在充满惰性气体的管式炉中两步煅烧,制备得到导电聚合物衍生碳包覆Li3V2(PO4)3‑xFx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作为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制备的聚苯胺衍生碳包覆Li3V2(PO4)3‑xFx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具有高的嵌锂比容量、高倍率能力和很好的锂离子脱嵌可逆性,不但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实际比容量,而且可以大大地延长其循环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导电聚合物衍生碳包覆Li3V2(PO4)3-xFx 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1859年Gaston Plante提出铅-酸电池概念以来,化学电源界一直在探索新的高比能量、循环寿命长的二次电池。1990年日本SONY公司率先研制成功并实现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空间技术、国防工业等多方面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迅速成为近几年广为关注的研究热点。

开发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最关键是寻找一种合适的阴极材料,使电池具有合适的充放电电压区间、足够高的锂嵌入量和较好的锂离子脱嵌可逆性,以保证电池的高电压、大比容量和长循环寿命。钴酸锂、锰酸锂和三元材料因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已在商业锂离子电池中得到应用,并展示出良好的电化学行为,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原料来源问题、理论比容量偏低等缺陷,已逐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基于磷酸根聚阴离子的框架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结构稳定性,高安全性和非凡的电化学性能,被公认为有前途的替代正电极。特别是单斜相的Li3V2(PO4)3吸引了很多的关注。其原因在于:Li3V2(PO4)3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热稳定好和具有3 D开放的刚性框架有利于于快速锂离子嵌入和脱出,且具有很高的理论比容量(133和197 mAh·g-1,当两个和三个Li+分别地可逆地脱嵌)平均工作电压(4.0V vs. Li/Li+)。这使得单斜相Li3V2(PO4)3作为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阴极成为可能。然而单斜相Li3V2(PO4)3同样存在着本征电子导电率低,倍率性能和比容量保持率也不太好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68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