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蜂窝纸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6081.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6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彭志立;陈强;陈金凤;张雨;黄梦婷;谭渊;陈其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泽青源科技开发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5/46 | 分类号: | B65D65/46;B31D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鲤鱼门街1号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纸板 麦麸 生石灰 石膏 玉米粉 农作物废料 小麦秸秆 运输成本 棉籽壳 生物质 玉米芯 制备 生产成本 蜂窝状结构 一体成型 玉米秸秆 传统的 稻谷壳 应用 造纸 节约 | ||
本发明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蜂窝纸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材料包括如下组分:小麦秸秆、稻谷壳,棉籽壳、玉米芯、麦麸、玉米粉、生石灰、石膏;或玉米秸秆、小麦秸秆、麦麸、玉米粉、生石灰、石膏;或玉米芯、棉籽壳、麦麸、生石灰、石膏。所述的蜂窝纸板减少了传统的纸张的使用,降低造纸对环境的危害;利用过剩的农作物废料,提供一种农作物废料的解决方式;通过蜂窝状结构降低了该材料的密度,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降低了运输成本;该材料一体成型,与蜂窝纸板相比降低了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蜂窝纸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线上交易日益繁盛。对运输包装的需求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目前,使用最多的工业内包装材料仍是是聚苯乙烯(EPS)或聚乙烯发泡棉(EPE)等复合材料,而外包装则几乎全是瓦楞纸箱以及蜂窝纸箱。因内包装的缓冲材料使用丢弃后在自然条件下难分解,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替代此种材料的研究不胜枚举。瓦楞纸和蜂窝纸虽然在使用丢弃后能在自然条件下分解,但在制造生产过程中对植物的依赖很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污染亦是不可忽略的。并且蜂窝纸芯的生产在现阶段不能完全的自动化生产,工序繁琐成本较高。相对内包装的替代材料来说,却少有对瓦楞纸和蜂窝纸替代材料的研究。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产生的各类秸秆等农作物废料约6.5亿至7亿吨,其中约30%还田,20%-30%作为农村生活燃料,10%-15%作为饲料或者造纸等工业原料,其余在地里浪费或者焚烧。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农村生活燃料的这部分材料也加入了被焚烧的大军。对秸秆的就地焚烧,产生大量浓烟和灰尘,污染大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农民除了焚烧这种高效快捷的处理秸秆的方式,尚未有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国真菌资源丰富,一些特有的真菌的菌丝体发达、菌丝体扭结能力强,能够广泛利用自然界中的纤维素、木质素等原料,菌丝体在生长的过程中紧紧将纤维素、木质素等包裹在一起,从而形成以菌丝体作为天然“胶水”,秸秆纤维为骨架的复合材料。
综上,对生物质蜂窝纸板的使用,不仅可以降低制造蜂窝纸板对树木等自然资源的浪费,亦可提供一种高效利用农作物废料的方式。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瓶颈,提供一种生物质蜂窝纸板及其制备方法,利用生物质蜂窝纸板替代现有蜂窝纸板的所有应用场景,同时解决国内农作物废料残留过剩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蜂窝纸板,所述材料包括如下组分:
小麦秸秆、稻谷壳,棉籽壳、玉米芯、麦麸、玉米粉、生石灰、石膏;或玉米秸秆、小麦秸秆、麦麸、玉米粉、生石灰、石膏;或玉米芯、棉籽壳、麦麸、生石灰、石膏。
优选的,所述材料包括如下组分:
30-40重量份的小麦秸秆,20-30重量份稻谷壳,0-15重量份的棉籽壳,0-10重量份的玉米芯,10-20重量份的麦麸,0-10重量份的玉米粉,0-3重量份的生石灰,0-3重量份的石膏;或
50-60重量份玉米秸秆,20-30重量份小麦秸秆,10-20重量份的麦麸,0-10重量份的玉米粉,0-3重量份的生石灰,0-3重量份的石膏;或
50-70重量份的玉米芯,20-30重量份的棉籽壳,0-10重量份的麦麸,0-3重量份的生石灰,0-3重量份的石膏。
本发明还公开了任一项所述生物质蜂窝纸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
1)取相应重量份的各个组分,并向其中加入水,充分混和;然后装入灭菌袋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得到初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泽青源科技开发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泽青源科技开发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60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