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节段箱梁小腔室内模的滑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5330.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4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董献楠;李毅;郭川川;褚兴民;曹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博远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节段箱梁小腔 室内 滑移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节段箱梁小腔室内模的滑移系统,包括内膜,所述内膜包括内膜模板和内膜背楞,所述内模下方配置前后两组滑移系统,所述滑移系统下方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方且位于两组滑移系统之间设有顶升油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段箱梁内模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节段箱梁小腔室内模的滑移系统。
背景技术
在节段箱梁内模设计中,有时会用到可在轨道滑动的滑移式内模以实现快速脱模、移模,此时通常会使用在内模架下增设坦克轮的形式。然而此种形式占用空间较多,当遇到小腔室内模时,因腔室内部空间不足,无法使用,此时只能使用小钢模机械支撑或简易木模,前者人工成本高、安全系数低,后者重复利用率低,不适合批量节段预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于节段箱梁小腔室内模的滑移系统。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节段箱梁小腔室内模的滑移系统,包括内膜,所述内膜包括内膜模板和内膜背楞,所述内模下方配置前后两组滑移系统,所述滑移系统由位于内模背楞下方焊接的连接板、位于连接板下方且阻焊成整体轮廓的钢板、位于钢板上方两侧的限位轮、位于钢板下方一侧的轮组共同构成,所述所述滑移系统下方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方且位于两组滑移系统之间设有顶升油缸。
所述滑移系统通过连接板直接与焊接于内模模板上的内模背楞并使用螺栓连接。
所述限位轮限制滑移系统的左右偏移,同时防止内模支模状态下的倾覆。
所述轨道由两根H型钢焊接而成。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应用于节段箱梁小腔室内模的滑移系统,该滑移系统采用钢板与滑轮组焊而成,结构简单,易加工,通过滑移系统与内模直接连接,再布置于轨道上的方式,撤消了常规内模滑移系统的内模支架与坦克轮,有效节省了内腔室空间,使小腔室内模可实现快速脱模,并通过轨道移出预制梁段内腔,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左右限位轮,保证了内模系统的稳定性,消除了偏移轨道的安全隐患,使用便利,简易的结构提高了设计加工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应用于节段箱梁小腔室内模的滑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滑移系统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述滑移系统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滑移系统安装示意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内模支模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内模脱模及滑移状态示意图;
图中,1、内膜;2、内膜模板;3、内膜背楞;4、滑移系统;5、连接板;6、钢板;7、限位轮;8、轮组;9、轨道;10、顶升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6所示,一种应用于节段箱梁小腔室内模的滑移系统,包括内膜1,所述内膜1包括内膜模板2和内膜背楞3,所述内模1下方配置前后两组滑移系统4,所述滑移系统4由位于内模背楞3下方焊接的连接板5、位于连接板5下方且阻焊成整体轮廓的钢板6、位于钢板6上方两侧的限位轮7、位于钢板6下方一侧的轮组8共同构成,所述所述滑移系统下方设有轨道9,所述轨道8上方且位于两组滑移系统之间设有顶升油缸10;所述滑移系统通过连接板4直接与焊接于内模模板2上的内模背楞3并使用螺栓连接;所述限位轮7限制滑移系统的左右偏移,同时防止内模支模状态下的倾覆;所述轨道9由两根H型钢焊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博远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博远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53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