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丝印的凸印连线UV光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4773.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9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何乾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三升标饰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1 | 分类号: | C09D11/101;C09D11/107;C09D11/03;C09D11/104;C09D11/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99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印 连线 uv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丝印的凸印连线UV光油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固化剂固化型油墨对固化剂的把控较难,固化剂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油墨固化成型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可丝印的凸印连线UV光油,其中各组分按照重量份数配比为:紫外光固化丙烯酸类树脂250‑350份、稀释剂450‑550份、光引发剂5‑30份、光敏增感剂5‑30份、有机硅消泡剂20‑30份、有机硅流平剂15‑25份,通过紫外固化代替固化剂型固化,在印刷过程中,无须工人手工添加固化剂,方便了印刷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可丝印的凸印连线UV光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化用品的标签印刷工艺中,为突出标题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标签广泛使用丝印工艺和上光油工艺。上光油的作用是增加丝印油墨的耐摩擦性能,保护表面,提高光泽度。
一般的光油均如申请公开号为CN104861775A的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PET膜凹印免处理磨砂光油油墨所示,由光油、稀释剂和固化剂组成。通过固化剂和光油混合使光油发生固化,达到上光油的目的。但是一般操作过程中,工人对固化剂和光油的配比把握较差,当固化剂过多时会导致光油的柔韧性降低;当固化剂过少时,则会导致光油无法固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丝印的凸印连线UV光油,在印刷过程中,无须工人手工添加固化剂,方便了印刷过程。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丝印的凸印连线UV光油,其中各组分按照重量份数配比为:紫外光固化丙烯酸类树脂250-350份、稀释剂450-550份、光引发剂5-30份、光敏增感剂5-30份、有机硅消泡剂20-30份、有机硅流平剂15-25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紫外光固化丙烯酸类树脂通过光引发剂能够发生固化,无须额外添加固化剂,固化速度快,且相较于固化剂固化,固化交联更加均匀;光敏增感剂能够促进光引发剂对紫外光固化丙烯酸类树脂的固化速率,缩短固化时间;稀释剂的添加能够降低紫外光固化丙烯酸类树脂的体系粘度,提高加工性能,方便加工;有机硅消泡剂和有机硅流平剂分别用于消泡和改善流平性能,进一步提高加工性能,同时,有机硅能够与紫外光固化丙烯酸类树脂反应,使UV光油表面形成有雪花般晶莹剔透的纹理质感,进一步提高印刷制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作为优选,紫外光固化丙烯酸类树脂为丙烯酸树脂、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的其中三种或者三种以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丙烯酸树脂具有活性基团,可以反应增加交联程度;环氧丙烯酸酯具有环氧树脂的优良特性,但是固化过程不像环氧树脂那样烦琐,通过光固化法便能进行固化,它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耐热水性、耐药物性、粘结性、韧性;聚酯丙烯酸酯具有低粘度的特点,柔韧性优良且膜收缩较低;丙烯酸丁酯作为软单体赋予树脂一定的柔韧性和延伸性;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硬单体能够提高共聚物树脂的硬度和拉伸强度;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的附着力较聚酯丙烯酸酯更佳,柔性好,硬度髙,耐化学品特性好,对颜料润湿性很好,固化后的油墨光亮度髙。
作为优选,紫外光固化丙烯酸树脂由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按照质量比为3:2:1:1混合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配方体系下,以丙烯酸丁酯做为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硬单体,通过环氧丙烯酸酯提高UV光油的硬度和刚度,使其耐磨性提升,再通过聚酯丙烯酸酯与环氧丙烯酸酯复配降低体系的粘度,改善加工性能,还能够起到增韧效果,弥补环氧丙烯酸酯韧性不足的缺点;同时由于聚酯丙烯酸酯膜收缩较低的特点,能够减少由有机硅消泡剂和有机硅流平剂造成的缩孔现象。
作为优选,稀释剂由水性聚酯、聚乙二醇、苯基缩水甘油醚、双官能团活性稀释剂按照质量比为2:1:1:1混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三升标饰印刷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三升标饰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47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缘电源箱
- 下一篇:一种双柱螺旋桨型接骨板及接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