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加热内循环风连续烘培炒制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4033.X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9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霍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学明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赵永伟 |
地址: | 1000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循环 连续 烘培炒制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电加热循环风连续烘焙(炒制)机,利用电加热管产生热风原理烘焙谷物及其它颗粒的食品,同时也可以应用于制药、化工等领域对颗粒物料的烘干加工。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连续烘焙(炒制)主要采用煤气、天然气、蒸汽为加热源的各种锅体传热加热方式,这种加热方式的设备缺点是:热效率低,造成能源浪费;污染环境,包括空气污染和热污染,给操作者带来身体的危害;煤气、天然气是可燃气体,一旦管道有泄漏现象可造成燃爆的危险,安全性差;加热速度慢,工作效率低;加热温度不均匀,控制精度低,难以实现产业标准化、自动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加热循环风连续烘焙(炒制)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热效率低、污染环境、安全性差、加热元件易损坏,维修成本高;加热速度慢,工作效率低;加热温度不均匀,控制精度低,难以实现产业标准化、自动化生产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加热内循环风连续烘培炒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U型槽、搅拌装置、循环热风装置和机盖,底部为圆圆弧形的U型槽支撑在机架上,在该U型槽的上面和两端装有带有端盖的机盖,在该机盖上面装有多个循环热风装置,在该U型槽内装有能够围绕U型槽圆弧的轴心旋转的搅拌装置;在该机盖两端的端盖上分别装有入料口和出料口;在机架上方装有操作面板,在该操作面板内装有控制电路。
所述的循环热风装置包括风机、电加热管、护罩、导风罩、测温探头和外壳,外壳设在该机盖的上面,风机安装在该外壳顶端的固定座上,该风机下方的叶轮位于该外壳内,在该叶轮的周围设有电加热管;在该叶轮的下方装有圆锥形的导风罩;在该外壳的外侧设有保温层;在风机上面装有带通风孔的护罩;在该外壳与电加热管之间的间隙内以及电加热管上分别装有测温探头;该电加热管、测温探头和电机分别所述的控制电路相连。
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支撑杆、导料板和搅拌驱动装置,搅拌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座转动支撑在该机盖两端的端盖上,该搅拌轴的一端与搅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在该该搅拌轴上间隔连接有多根搅拌支撑杆的一端,该搅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导料板连接;该导料板外周边与所述的U型槽圆弧的底部相抵,并与轴向倾斜20-30夹角。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多个循环热风装置采用电加热管加热内置循环风原理分段加热,加热时无烟、无明火、可更好的改善工作环境,U型料槽分段进行加热更好的满足不同物料的加工要求。
2、测温探头设在每一循环热风装置的出风口处,直接检测出风口的温度,实现温度的精确测量。每段的温度测量信号通过测温系统分别传递到控制电路中相对应的加热控制系统,实现分段测量和控制,满足不同物料的加工工艺控制要求,提高温度测量精度和控制精度,提升食品加工质量。
3、搅拌装置上装有导料板,工作时搅拌装置通过导料板对物料进行搅拌的同时,还将从入料口进入的物料推向出料口,搅拌装置上的导料板使物料在U型槽内翻转,使物料全方位均匀受热,实现物料从入料口连续入料,炒制好的物料从出料口连续排出,实现物料连续炒制。整个炒制过程不会出现糊锅现象且物料炒制熟度、色泽均匀一致。
4、U型槽外侧设有保温层,防止U型槽热量向外界散失,使机体和环境无热辐射,提高产品的热效率。
控制电路安装在至于机架内的控制箱内。循环风机装置安装于U型槽顶部的风箱内,循环风机外侧安装电加热管,循环风机和电加热管固定于风箱顶部的固定座上。循环风机叶轮旋转时,气体从进风口轴向进入叶轮,受到叶轮上叶片的推挤而使气体的能量升高,然后水平方向导出。导出的风量通过循环风机外侧的电加热管时,将加热管的热量带走,从风箱的排风口排出热空气,循环U型槽内的空气从而加热内部的物料。
5、设备控制系统具有手动和全自动两种模式选择,手动用于试验产品的加工工艺,将成熟的加工工艺植入到可编程程序控制器中,工艺程序的编写犹如作文提纲一样简便,避免了需要由专业人员、专业软件或语言编程的操作,设备可同时植入多个产品的工艺文件,操作简便直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进料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横截面剖视图(图3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学明,未经霍学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40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草药粉末外用治疗痔疮
- 下一篇:治疗慢性肾病的中药汤剂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