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贴合装置、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1853.3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7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黄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B32B3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贴合 装置 显示 面板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合装置,包括基台和设置于基台上表面端部的至少一个第一吸气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吸气装置,第一吸气装置和第二吸气装置相对设置,基台的中部用于放置待贴合工件,第一吸气装置靠近待贴合工件的一侧设有多个吸气孔和多个垂直于基台表面的信号发射装置,第二吸气装置靠近待贴合工件的一侧设有多个吸气孔和多个垂直于基台表面的信号接收装置,多个信号发射装置和多个信号接收装置一一对应设置。本发明提供的贴合装置,当待贴合工件发生翘曲时,高于待贴合工件厚度的信号接收装置不能接收到被翘曲处所阻挡的信号,因此控制器将控制吸气孔增大吸附力,使待贴合工件展平,避免待贴合工件的翘曲现象,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面板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合装置、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LCD行业已步入成熟期,而柔性OLED因其厚度、视角及在发光效率等方面上占据着很大优势。因此柔性OLED是未来显示行业新的增长点。但在使用装载有柔性OLED器件单元的柔性面板去制备显示面板时,柔性面板会因侧边发生翘曲从而导致柔性面板与偏光片和其他功能层贴合不紧密,最终使得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下降,达不到用户的需求。
目前,有人在贴合装置的基台表面设有吸气孔。但基台表面设置的吸气孔并不能很好地将柔性面板展平,而且也无法判断出发生了翘曲的柔性面板是否展平以及吸气孔需要多大的吸附力才能将柔性面板展平。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合装置,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使柔性面板可以良好地在贴合装置的基台表面展平,制备出显示性能优异的显示面板,达到用户的需求。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贴合装置,包括基台和设置于所述基台上表面端部的至少一个第一吸气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吸气装置,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相对设置,所述基台的中部用于放置待贴合工件,所述第一吸气装置靠近所述待贴合工件的一侧设有多个吸气孔和多个垂直于所述基台表面的信号发射装置,所述第二吸气装置靠近待贴合工件的一侧设有多个所述吸气孔和多个垂直于所述基台表面的信号接收装置,多个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和多个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信号发射装置用于发射直线型信号,所述直线型信号与所述待贴合工件的边缘在所述待贴合工件厚度方向上的投影所重合,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发射的所述直线型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待贴合工件发生翘曲使得高于所述待贴合工件厚度的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未接收到所述直线型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上的所述吸气孔增大吸附力。
其中,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的高度大于所述待贴合工件的厚度,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靠近所述待贴合工件一侧的长度大于所述待贴合工件最长边的长度。
其中,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上的多个所述吸气孔为阵列排布,所述吸气孔的直径为0.1-1μm。
其中,多个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和多个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为均匀且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信号发射装置为红外线发射装置,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为红外线接收装置。
其中,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包括多个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包括多个红外接收器。
其中,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两个所述第二吸气装置两两相对设置于所述基台的四周。
其中,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还包括传输单元,当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无法接收到被所述翘曲处所阻挡的所述信号时,所述传输单元用于发送消息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未接收到被所述翘曲处所阻挡的所述信号的高度进而计算出所述吸气孔需要增加的吸附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18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无实体按键边框的行动装置
- 下一篇:提升触控性能的触控面板曲面贴合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