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高指示器的断电追踪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1647.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6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邓国钊;韩松林;王兴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达威尔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51/00 | 分类号: | B21C5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电 编码器 角位移 指示器 停止位置 运算处理模块 传动轴 追踪 装模 机床 电信号计算 方向计算 后传动轴 恢复供电 角度转换 冲压 记录 精密 输出 | ||
1.一种模高指示器的断电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模高指示器断电前,将传动轴旋转的位移角度转换为电信号后,再输出至运算处理模块,由运算处理模块根据电信号计算出冲压机床的装模高度值;
在模高指示器断电瞬间,记录此时编码器的第一停止位置,并将编码器的第一停止位置沿顺时针方向相对于编码器的预设初始位置的第一角位移记作a;
在模高指示器恢复供电瞬间,记录此时编码器的第二停止位置,并将编码器的第二停止位置沿顺时针方向相对于编码器的预设初始位置的第二角位移记作b;
其中,模高指示器断电后,传动轴的角位移少于180°;
根据编码器的第一停止位置和第二停止位置判断编码器在断电期间的角位移方向;
根据第一角位移、第二角位移和编码器的角位移方向计算出编码器在断电期间的第三角位移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高指示器的断电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角位移、第二角位移和编码器的旋转方向计算出编码器在断电期间的第三角位移c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编码器的角位移方向和第三角位移c以及机床在断电瞬间的装模高度值计算出机床恢复供电的瞬间的装模高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高指示器的断电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编码器的第一停止位置和第二停止位置判断编码器在断电期间的角位移方向具体包括:
当a<b<a+180°或b<a-180°时,判断编码器顺时针旋转;
当0°<a-b<180°或b>a+180°时,判断编码器逆时针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高指示器的断电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角位移、第二角位移和编码器的角位移方向计算出编码器在断电期间的第三角位移c具体包括:
当编码器顺时针旋转且a<b<a+180°时,则计算第三角位移c=b-a;
当编码器顺时针旋转且b<a-180°时,则计算第三角位移c=b+360°-a;
当编码器逆时针旋转且0°<a-b<180°时,则计算第三角位移c=a-b;
当编码器逆时针旋转且b>a+180°时,则计算第三角位移c=360°-b+a。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模高指示器的断电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为绝对值编码器或增量式编码器。
6.一种模高指示器的断电追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码器,用于将旋转的位移角度转换为电信号后,再将电信号输出至运算处理模块;
运算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电信号计算出冲压机床的装模高度值,并在模高指示器断电瞬间,记录此时编码器的第一停止位置,并将编码器的第一停止位置沿顺时针方向相对于编码器的预设初始位置的第一角位移记作a;在模高指示器恢复供电瞬间,记录此时编码器的第二停止位置,并将编码器的第二停止位置沿顺时针方向相对于编码器的预设初始位置的第二角位移记作b;
其中,模高指示器断电后,传动轴的角位移少于180°;
根据编码器的第一停止位置和第二停止位置判断编码器在断电期间的角位移方向;以及根据第一角位移、第二角位移和编码器的角位移方向计算出编码器在断电期间的第三角位移c。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高指示器的断电追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编码器的角位移方向和第三角位移c以及机床在断电瞬间的装模高度值计算出机床恢复供电的瞬间的装模高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高指示器的断电追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方向判断模块,用于当a<b<a+180°或b<a-180°时,判断编码器顺时针旋转;
第二方向判断模块,用于当0<a-b<180°或b>a+180°时,判断编码器逆时针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达威尔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凯达威尔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16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