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气涡流纺花式纱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7080.1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2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琳;李向东;张英;姚园园;张汉军;雒书华;王利军;白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富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4 | 分类号: | D02G3/34;D01H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6 | 代理人: | 李韵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花式纱 喷气涡流纺 喷气涡流纺纱 混合纤维 纤维细度 粗纱 熟条 生产工艺 布面效果 时尚化 纯纺 风格 个性化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气涡流纺花式纱及其生产工艺,包括花式纱本体,所述花式纱本体包括由至少两种有色纤维构成或由至少一种有色纤维与本白纤维构成的混合纤维,并通过以下工艺制得,步骤1:将纤维细度至少为3D的有色纤维进行纯纺制成粗纱;步骤2:将纤维细度1D‑2D之间的至少一种有色纤维或至少一种有色纤维与本白纤维构成的混合纤维制得熟条;步骤3:将步骤1制得的粗纱与步骤2制得的熟条制得喷气涡流纺纱线;本工艺解决了喷气涡流纺纱线风格的局限性,增加了喷气涡流纺产品的风格,生产出了色彩多样,布面效果丰富,能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时尚化追求的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气涡流纺花式纱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创新、功能、生态、时尚是目前纺织品的主流元素,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不断追求,对服装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保暖等基本功能,时尚大气,彰显个性的服装,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喷气涡流纺生产的纱线大多是单色调的,布面效果比较单一,远远达不到消费者对服装个性化、时尚化的要求。需要生产出色彩多样、布面效果丰富的纱线才能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时尚化产品的追求,采用之前的喷气涡流纺生产工艺和单纯的染色技术,已经达不到这个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喷气涡流纺花式纱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喷气涡流纺花式纱,包括花式纱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式纱本体包括由至少两种有色纤维构成或由至少一种有色纤维与本白纤维构成的混合纤维。
所述至少一种有色纤维的纤维细度至少为3D,且其余有色纤维或本白纤维的纤维细度在1D—2D之间。
所述有色纤维和本白纤维为化学纤维或再生纤维素纤维。
一种喷气涡流纺花式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了以下步骤:
步骤1:将纤维细度至少为3D的有色纤维进行纯纺制成粗纱;
步骤2:将纤维细度为1D-2D之间的至少一种有色纤维或至少一种有色纤维与本白纤维构成的混合纤维制得熟条;
步骤3:将步骤1制得的粗纱与步骤2制得的熟条通过以下步骤制得喷气涡流纺纱线,粗纱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50%之间,熟条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51—100%之间,具体为:
步骤3.1:在喷气涡流纺后罗拉与中罗拉处增加双通道集棉器;
步骤3.2:将熟条在喷气涡流纺机上依次经过导条架、喇叭口、后罗拉、双通道集棉器的左侧通道、中罗拉、前罗拉出来后进入喷嘴;
步骤3.3:将粗纱直接喂入到双通道集棉器的右侧通道中,然后经中罗拉、前罗拉进入喷嘴;
步骤3.4:将熟条和粗纱以一定相对位置进入喷嘴,进入喷嘴过程中保持粗纱位于熟条外侧,具体为,
熟条进入以喷嘴中心位置为圆心的0mm-1.5mm半径范围内;
粗纱进入以喷嘴中心位置为圆心的1.5mm-2.25mm半径范围内;
步骤3.5:在喷气涡流纺设备上进行喷气涡流纺并获得喷气涡流纺花式纱,具体为,
所述纺纱速度为330-420m/min,总牵伸倍数为220-260,主牵伸倍数为30-40,后牵伸倍数为2.7-3.8,皮圈隔距为2.1-2.6mm,纺锭到前罗拉距离为16-25mm,喷嘴压力为0.3-0.7MPa,飞翼张力为80-120厘牛,横动角度为15-25度,喂入比0.96-1.0,卷取比为0.95-1.0。
一种喷气涡流纺花式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了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富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德州富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70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