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种子用户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6037.3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7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霞;杜君君;周敏虎;彭文新;徐睿;徐继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Q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种子 用户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定位种子用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社群,构建相似度矩阵,所述目标社群包括多个用户,至少一个用户为推荐者;
采用预设的聚类算法,对所述相似度矩阵的用户进行聚类,得到聚类中心,其中,所述聚类算法的初始影响力系数是根据推荐者的NPS评分得到的;
若所述聚类中心是推荐者,则将所述聚类中心定位为种子用户;
其中,所述采用预设的聚类算法,对所述相似度矩阵的用户进行聚类,得到聚类中心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所述目标社群,构建社会网络有向图;
根据所述社会网络有向图,构建邻接矩阵,所述邻接矩阵包括每个用户的相邻关系;
根据所述邻接矩阵,构建网络影响矩阵,所述网络影响矩阵包括每个用户的影响力;
根据所述网络影响矩阵,构建相似度矩阵;
根据所述相似度矩阵,进行聚类,得到聚类中心;
所述根据目标社群,构建相似度矩阵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收集目标社群中每一用户的行为特征;
将所述行为特征输入至预先建立的分类模型,输出每一用户的净推荐值NPS评分;
根据每一用户的NPS评分,确定目标社群中是否包括推荐者;
所述将所述行为特征输入至预先建立的分类模型,输出每一用户的净推荐值NPS评分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多个样本用户的行为特征,以及每一样本用户的NPS评分,采用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学习训练,得到所述分类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网络影响矩阵,构建相似度矩阵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欧氏距离,得到网络影响矩阵中每两个用户的相似度,得到相似度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相似度矩阵,进行聚类,得到聚类中心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所述相似度矩阵,通过吸引力传播AP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得到聚类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相似度矩阵,通过吸引力传播AP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得到聚类中心的步骤具体为:
初始化吸引信息矩阵以及归属信息矩阵;
根据所述相似度矩阵,更新吸引信息矩阵以及归属信息矩阵;
根据更新后的吸引信息矩阵以及归属信息矩阵,确定每一用户作为聚类中心的适合程度;
根据每一用户作为聚类中心的适合程度,得到聚类中心。
5.一种定位种子用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构建模块,用于根据目标社群,构建相似度矩阵,所述目标社群包括多个用户,至少一个用户为推荐者;
聚类模块,用于采用预设的聚类算法,对所述相似度矩阵的用户进行聚类,得到聚类中心,其中,所述聚类算法的初始影响力系数是根据推荐者的NPS评分得到的;
定位模块,用于若所述聚类中心是推荐者,则将所述聚类中心定位为种子用户;
其中,所述聚类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社群,构建社会网络有向图;
根据所述社会网络有向图,构建邻接矩阵,所述邻接矩阵包括每个用户的相邻关系;
根据所述邻接矩阵,构建网络影响矩阵,所述网络影响矩阵包括每个用户的影响力;
根据所述网络影响矩阵,构建相似度矩阵;
根据所述相似度矩阵,进行聚类,得到聚类中心;
所述构建模块还用于:
收集目标社群中每一用户的行为特征;
将所述行为特征输入至预先建立的分类模型,输出每一用户的净推荐值NPS评分;
根据每一用户的NPS评分,确定目标社群中是否包括推荐者;
所述将所述行为特征输入至预先建立的分类模型,输出每一用户的净推荐值NPS评分的步骤之前,所述构建模块还用于:
根据多个样本用户的行为特征,以及每一样本用户的NPS评分,采用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学习训练,得到所述分类模型。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总线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的步骤。
7.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60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目标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验证码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