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刷镀法Ni-Co-P非晶态粉末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4597.5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9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红 |
主分类号: | C22C45/04 | 分类号: | C22C45/04;C25D3/56;C25D5/06;B2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76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镀层 非晶 非晶态粉末 轧制 电刷镀法 电极 镍合金 制备 球磨机 除锈 金属基板表面 颗粒破碎机 阳极 不锈钢板 粉末生产 金属基板 硫酸溶液 脱脂处理 电刷镀 石墨板 压下率 筛子 滴定 镀液 施镀 生产工艺 盐酸 破碎 | ||
一种电刷镀法Ni‑Co‑P非晶态粉末的成分为镍50‑87 wt%,钴8‑30 wt%,磷5‑20 wt%。粉末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金属基板选择及被镀表面的除锈、脱脂处理;(2)镍合金非晶镀层的制备:采用电刷镀方法制备镍合金非晶镀层,阳极采用石墨板或不锈钢板,电极的电流密度为0.5‑5 A/mm2,电极相对运动速度为5‑20 m/min,滴定盐酸或硫酸溶液使镀液Ph值小于3,施镀温度为40‑75℃;(3)采用轧制方法使非晶镀层从金属基板表面脱落,轧制压下率为4‑10%;(4)脱落的非晶镀层采用球磨机、颗粒破碎机等方式进行破碎;(5)采用筛子筛分成不同粗细的Ni‑Co‑P非晶态粉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晶合金粉末,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刷镀法Ni-Co-P非晶态粉末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电力、通信工业的发展,电子元器件向小型化、高频化和大电流方向发
展,而且对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非晶带材铁芯、软磁铁氧体
及金属磁粉芯等已不能满足需求。普通磁性材料性能缺陷主要表现在:(1) 非晶带材铁芯在高频工作时感应涡流导致损耗很大,限制其在高频领域的应用;(2) 软磁铁氧体高频损耗低,但是饱和磁感应强度和磁导率低,不能满足小型化和大电流的发展需求;(3) 金属磁粉芯存在着高频损耗高、直流叠加特性差或者价格昂贵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非晶结构具有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的结构,使粉末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能。非晶磁性粉末由于其优异的软磁性能,可以满足各种电子元器件稳定化、小型化、高频化、大电流、高功率的需求,能极大促进汽车、电子、航空航天领域等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而钴基非晶合金粉末除具有优异的磁性能,还具有耐高温、耐燃气腐蚀、耐磨、耐蚀等性能,在电子、涂层和硬质合金中得到广泛应用。
到目前为止,非晶合金粉末的制备工艺主要有水雾法、气雾法以及使用非晶薄带破碎制粉的工艺。水雾法具有大的冷却速率,可满足制备非晶态粉末的要求。然而,在水雾化过程中,所获得的粉末易形成氧化物,氧含量高,再者当熔融金属凝固时,产生的水蒸气会覆盖在熔融金属的表面,该水蒸气膜的存在将导致熔融的核心金属冷却强度降低,从而使粉末中心部分不能获得非晶态结构的问题,影响器件性能。气雾法由于冷却强度受限,只能制备非晶形成能力强的非晶合金粉末,且生产成本高。直接破碎法的优点在于对物料的选择性不强,材料利用率高,但需对非晶薄带进行脆化退火,很容易由于退火不均造成薄带内部晶化转变的不均匀,而且在破碎后容易产生带有锐角的粉末颗粒,为粉末的后续加工带来困难。
而与液态急冷法、溅射法制备非晶合金材料相比,电镀法更为经济,应用范围也更为广阔。电刷镀镀层的形成从本质上讲和电镀相同,都是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在负极(工件)上放电结晶的过程。但是和电镀相比,电刷镀中镀笔和工件有相对运动,因而被镀表面不是整体同时发生金属离子还原结晶,而是被镀表面各点在镀笔与其接触时发生瞬间放电结晶。因此,电刷镀技术在工艺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其特点可归纳如下:
1、设备简单,不需要镀槽,便于携带,适用于野外及现场修复。尤其对于大型、精密设备的现场不解体修复更具有实用价值;
2、工艺简单,操作灵活,不需要镀的部位不要用很多的材料保护;
3、操作过程中,阴极与阳极有相对运动,故允许使用较高的电流密度,它比槽镀使用的电流密度大几倍到几十倍;
4、镀液中金属离子含量高,所以镀积速度快(比槽镀快5倍~10倍);
5、有不同型号的镀笔,并配有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不溶阳极,对各种不同几何形状及结构复杂的零部件都可修复;
6、费用低,经济效益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刷镀法Ni-Co-P非晶态粉末的生产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红,未经刘志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45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