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薄膜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3764.4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6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招家欣;黄丽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因诺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69/00;C08L5/00;C08L97/02;C08K13/02;C08K5/134;C08K5/12;C08K3/36;C08K3/34;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赵蕊红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薄膜材料 高岭土 纳米白炭黑 轻质碳酸钙 魔芋精粉 氧化淀粉 机械性能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断裂伸长率 硅烷偶联剂 填充补强剂 微生物降解 材料拉伸 材料使用 大豆多糖 聚碳酸酯 抗氧化剂 木质纤维 纳米粉末 双乙酸钠 塑料材料 油酸丁酯 纳米粉 耐撕裂 增稠剂 耐磨 二氧化碳 丁酸 改性 环氧 主料 制备 成型 配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薄膜材料。本发明的材料是由聚碳酸酯20‑25份、改性聚‑β‑羟丁酸65‑70份、魔芋精粉13‑18份、大豆多糖15‑18份、木质纤维3‑4份、硅烷偶联剂1.1‑1.3份、双乙酸钠1.1‑1.6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2‑2.2份、环氧妥尔油酸丁酯5‑7份、氧化淀粉2‑4份、纳米白炭黑20‑23份、轻质碳酸钙6‑8份、高岭土纳米粉3‑5份、抗氧化剂1‑1.4份制备。本发明的塑料材料可被微生物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危害,配方中魔芋精粉在主料中所占比例较小,大幅提高了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机械性能,纳米白炭黑、轻质碳酸钙、高岭土纳米粉末作为填充补强剂,大幅提高了材料耐磨耐撕裂性能,氧化淀粉可作为增稠剂,使材料易于成型,延长材料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薄膜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薄膜材料。
背景技术
我们生活根本离不开塑料,然而普通塑料在自然环境下几百年都很难分解,所以废弃的塑料制品又称“白色垃圾”,公认的能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的物质。近年来,以农产品淀粉为主要成分的塑料薄膜材料的开发与应用逐渐兴起,然而,该种材料分解速率快,耐氧化、耐冲击性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料薄膜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塑料薄膜材料,其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为:聚碳酸酯20-25份、改性聚-β-羟丁酸65-70份、魔芋精粉13-18份、大豆多糖15-18份、木质纤维3-4份、硅烷偶联剂1.1-1.3份、双乙酸钠1.1-1.6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2-2.2份、环氧妥尔油酸丁酯5-7份、氧化淀粉2-4份、纳米白炭黑20-23份、轻质碳酸钙6-8份、高岭土纳米粉3-5份、抗氧化剂1-1.4份,其中改性聚-β-羟丁酸为聚-β-羟丁酸与高顺式顺丁橡胶共混改性而得。
在制备时,先将硅烷偶联剂加入大豆多糖和木质纤维中以100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10min,然后加入魔芋精粉以50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30min,接着加入聚碳酸酯、改性聚-β-羟丁酸,然后将温度升至210℃并继续以50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5min,再加入双乙酸钠、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环氧妥尔油酸丁酯、氧化淀粉、纳米白炭黑、轻质碳酸钙、高岭土纳米粉末、抗氧化剂后以25-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25-28min后得到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置于平板硫化机上热压5-1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得到;其中平板成型压力为13-16MPa,成型温度为153-155℃。
所述原料优选的重量配比是:聚碳酸酯22份、改性聚-β-羟丁酸68份、魔芋精粉15份、大豆多糖1.6份、木质纤维3.5份、硅烷偶联剂1.2份、双乙酸钠1.4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2.1份、环氧妥尔油酸丁酯6份、氧化淀粉3份、纳米白炭黑21份、轻质碳酸钙7份、高岭土纳米粉4份、抗氧化剂1.2份。
所述原料优选的重量配比是:聚碳酸酯20份、改性聚-β-羟丁酸65份、魔芋精粉13份、大豆多糖1.5份、木质纤维3份、硅烷偶联剂1.1份、双乙酸钠1.1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2份、环氧妥尔油酸丁酯5份、氧化淀粉2份、纳米白炭黑20份、轻质碳酸钙6份、高岭土纳米粉3份、抗氧化剂1份。
所述原料优选的重量配比是:聚碳酸酯25份、改性聚-β-羟丁酸70份、魔芋精粉18份、大豆多糖1.8份、木质纤维4份、硅烷偶联剂1.3份、双乙酸钠1.6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2.2份、环氧妥尔油酸丁酯7份、氧化淀粉4份、纳米白炭黑23份、轻质碳酸钙8份、高岭土纳米粉5份、抗氧化剂1.4份。
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化剂1010、抗氧化剂1076、抗氧剂1098中的一种。本发明所述大豆多糖是以秸秆为原料提取得到的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因诺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因诺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37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