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备基础施工过程中二次灌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2088.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5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卢溅平;孟瑞杰;徐尚年;崔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0001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灌浆 设备基础 设备安装 灌浆槽 施工过程 外模板 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 顶板安装 工作效率 基础灌浆 基础施工 模板安装 设计标高 施工图纸 对设备 标高 灌浆 就位 验收 拆模 角线 龄期 凿毛 支模 矫正 填平 蓄水 | ||
本发明是一种设备基础施工过程中二次灌浆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将设备基础的外模板安装至二次灌浆的顶标高处;外模板的顶板安装PVC角线;按照施工图纸要求的灌浆高度在设备基础内侧留设凹槽作为设备基础灌浆槽;利用设备基础灌浆槽进行大体积混凝土蓄水养护;养护龄期过后进行拆模、凿毛处理;设备安装矫正并验收;设备安装验收合格后,对设备基础灌浆槽进行清理,进行二次灌浆填平至设计标高。本发明减少了二次灌浆模板安装工序,提高了外观工艺;提高了工作效率,基础施工时减少了工序,二次灌浆直接在设备基础灌浆槽中进行,减少二次灌浆的支模工序,待设备就位后清理干净就可进行二次灌浆作业,为设备安装节省了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建设设备基础二次灌浆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基础施工过程中二次灌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力建设项目施工中,设备基础大多需二次灌浆,常规做法为:先将设备基础施工至灌浆层底标高,待设备安装就位找正后,再进行清扫、支模,然后进行二次灌浆。此种做法工序繁杂,因基础混凝土与二次灌浆料材质不同,施工完成后混凝土基层与灌浆层颜色不一致,且有施工缝痕迹难以处理,外观工艺不美观,模板安装固定难度大,费工费时,成本较高,很难保证外观工艺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备基础施工过程中二次灌浆的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设备基础施工过程中二次灌浆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a、施工之前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校核,确保施工图纸没有错误;
b、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对设备基础施工时,将设备基础的外模板安装至二次灌浆的顶标高处;
c、外模板的顶板安装PVC角线;
d、按照施工图纸要求的灌浆高度在设备基础内侧留设凹槽作为设备基础灌浆槽,设备基础灌浆槽的深度比设计高度低30-50mm,用于凿毛,设备基础灌浆槽的外壁厚度为100mm;
e、利用设备基础灌浆槽进行大体积混凝土蓄水养护;
f、养护龄期过后进行拆模、凿毛处理;
g、设备安装矫正并验收;
h、设备安装验收合格后,对设备基础灌浆槽进行清理,进行二次灌浆填平至设计标高。
设备基础外模板的外露部分使用清水混凝土模板。
PVC角线的尺寸为30mm×3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减少了二次灌浆模板安装工序,非冬期施工期间设备基础灌浆槽内可蓄水对大体积基础表面进行养护;解决了混凝土基层与灌浆层颜色不一致的问题,减少施工缝,并提高了外观工艺;提高了工作效率,基础施工时减少了工序,二次灌浆直接在设备基础灌浆槽中进行,减少二次灌浆的支模工序,待设备就位后清理干净就可进行二次灌浆作业,为设备安装节省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设备基础灌浆槽;2-PVC角线;3-设备基础;4-清水混凝土模板;
以下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设备基础施工过程中二次灌浆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a、施工之前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校核,确保施工图纸没有错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20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