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构件丝极电熔增材制造方法及金属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1844.6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8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陟成刚;严连菊;张子华;卓炎;李利军;孔令宗;于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增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4 | 分类号: | B23K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构件 电熔 金属丝 基体表面 丝极 电弧 相对移动轨迹 保护气体 工艺制造 接通电源 局部熔化 力学性能 成形 熔池 送进 打印 制造 电源 两极 | ||
1.一种金属构件丝极电熔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将电源的两极分别接至电熔头和基体,将金属丝极通过电熔头送于基体表面,并采用保护气体对电熔区域进行保护;
(二)接通电源,在金属丝极与基体之间产生电弧,使金属丝极与基体表面局部熔化,在基体表面形成熔池;
(三)在保护气氛中持续送进金属丝极,并控制电熔头与基体的相对移动轨迹,实现在基体上逐层打印成形,通过增材工艺制造出金属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构件丝极电熔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成形金属构件材料不同,所述金属丝极的直径为0.8mm~2.4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构件丝极电熔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交流电源或直流脉冲电源;
当电源为直流脉冲电源时,所述直流脉冲电源的脉冲频率及占空比可调,根据金属丝极直径的不同,基值电流为30A~200A,峰值电流为200A~800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构件丝极电熔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体通过送气系统送至基体表面,所述送气系统与电熔头连接,保护气体通过送气系统和电熔头送至电熔头区域,仅对熔池进行保护,保护气体的流量为10~30L/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构件丝极电熔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保护舱对电熔区域进行保护,金属构件局部或整体置于保护舱内,通过保护气体置换保护舱内空气,保护舱内的氧含量低于150pp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构件丝极电熔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体选用气体A,所述气体A为Ar、He中的一种或几种;
或者,所述保护气体选用气体A和气体B的组合,其中,所述气体A为Ar、He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气体B为N2、CO2中的一种或几种;
或者,所述保护气体选用气体A和气体C的组合,其中,所述气体A为Ar、He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气体C为活性气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构件丝极电熔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体选用气体A和CO2,气体A和CO2的配比为70-90%:10-30%;
或者,所述保护气体选用气体A和N2,气体A和N2的配比为70-90%:10-30%;
或者,所述保护气体选用气体A和O2,气体A和O2的配比为97-99%:1-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构件丝极电熔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和步骤(三)中,对基体或打印层进行强制冷却,通过多组冷却模块及测温控温模块进行实时测温并形成闭环反馈,控制基体或打印层的温度为60~400℃,精度为±2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构件丝极电熔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熔头的数量为1~100个;
多个电熔头排布时,相邻电熔头的间距为50~500mm;
所述基体的厚度不小于5mm;
所述基体选用与金属丝极相同或不同的材料。
10.一种金属构件,其特征在于,其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增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方增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18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化钨耐磨片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三工位转子铁芯内孔的自动焊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