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比较报警器的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9785.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6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汉道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2 | 分类号: | G06F1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72 广东省广州市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警器 报警 就绪队列 计数器 比较报警器 报警检测 检测系统 就绪 系统计数器 比较系统 触发报警 激活状态 判断系统 响应 触发 移除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比较报警器的检测系统,系统包括:当系统计数器加1时,获取当前报警就绪队列,当前报警就绪队列中的报警器为处于激活状态的报警器,排在当前报警就绪队列队首的报警器为最先要发生报警的报警器,判断当前报警就绪队列是否为空,如果是,则判断系统计数器的当前值与当前报警就绪队列中排在队首的报警器的报警时间是否一致,如果是,则触发当前报警就绪队列中排在队首的报警器发生报警,然后将排在队首的报警器移除。本申请提供的系统只需比较系统计数器的当前值与位于当前报警就绪队列队首的报警器的报警时间是否一致,从而决定是否触发报警,该系统大大提高了报警检测和响应速度,缩短了报警检测和响应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比较报警器的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OSEK操作系统标准的定时机制由计数器和报警器组成。计数器是一个记录周期事件发生次数的抽象对象。报警器是一个通知操作系统与该报警器关联的计数器达到预定值的抽象对象。报警器被触发时的行为可以是激活一个任务、对任务的事件进行通知或者调用一个报警回调函数。每个报警器只能和一个计数器关联,但每个计数器可以被多个报警器所关联。
OSEK操作系统标准中规定,操作系统中至少要有一个系统计数器,由于一个系统计数器可被多个报警器关联,当报警器较多时,报警的检测和响应速度会受很大影响,从而影响报警使用的中断定时器的中断响应时间,进一步影响整个操作系统的实时性。
现有的报警检测和响应方法主要为遍历与系统计数器关联的所有报警器,即,每次系统计数器加1,对与该系统计数器关联的所有报警器进行查看,检测是否有报警发生。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当与系统计数器关联的报警器较少时,报警的遍历速度没有较大影响,但是,当关联的报警器较多时,每次遍历的时间会很长,严重影响了报警检测和响应的速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比较报警器的检测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与系统计数器关联的报警器较多时,报警检测和响应速度较慢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比较报警器的检测系统,包括:
当系统计数器加1时,获取当前报警就绪队列,所述当前报警就绪队列中的报警器为处于激活状态的报警器,排在所述当前报警就绪队列队首的报警器为最先要发生报警的报警器;
判断所述当前报警就绪队列是否为空,当所述当前报警就绪队列不为空时,判断所述系统计数器的当前值与所述当前报警就绪队列中排在队首的报警器的报警时间是否一致,当所述系统计数器的当前值与所述当前报警就绪队列中排在队首的报警器的报警时间一致时,触发所述当前报警就绪队列中排在队首的报警器发生报警,将所述当前报警就绪队列中排在队首的报警器移除。
优选地,所述当前报警就绪队列为将当前处于激活状态的报警器利用系统绝对时间比较算法和堆排序算法进行重新排序后得到的队列。
可选地,上述系统还包括:将所述当前报警就绪队列中排在队首的报警器移除后,对当前报警就绪队列利用堆排序算法进行重新排序。
可选地,上述系统还包括:判断已发生报警的报警器是否设置有周期,当已发生报警的报警器设置有周期时,重新设置该报警器的报警时间,将该报警器重新激活并插入到当前报警就绪队列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比较报警器的检测系统,获取的当前报警就绪队列中,位于队首的报警永远为最先要发生报警的报警器,这样,当系统计数器加1时,不用遍历所有报警,只需比较系统计数器的当前值与位于当前报警就绪队列队首的报警器的报警时间是否一致,从而决定是否触发报警。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大大提高了报警检测和响应速度,缩短了报警检测和响应时间,减少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系统资源,提高了操作系统的实时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汉道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汉道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97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