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防伪码的加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8822.4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7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兆信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6 | 分类号: | H04L9/06;G06F21/6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何晓春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码 矩阵 十进制 加密 明文 分组 标准要求 分组密码 加密处理 加密结果 加密数据 进制转换 正整数 单码 多轮 列数 密文 双码 行数 输出 返回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伪码的加密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将待加密的十进制明文按照m×n字节的大小进行分组,每个m×n字节大小的分组为一个体矩阵,所述体矩阵的行数为m,所述体矩阵的列数为n;其中,m和n为正整数,且1≤m≤4;对每个所述体矩阵进行多轮十进制线性和非线性循环加密处理;对所有的所述体矩阵的加密结果进行组合,生成十进制密文进行输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防伪码的加密方法及系统,做到了防伪码与原来的明文一一对应,满足防伪码的要求,而且分组密码返回的加密数据的位数与输入数据的位数相同,均为十进制,不需要再做进制转换,因此安全性较高;单码0‑9分布在10%左右,双码00‑99分布在1%左右,满足防伪码标准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伪码的加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产品(或包装)均有一个仅属于自己的唯一防伪编码,该码具有可 设置安全长度、随时按需产生、不可再利用等特性。并且在产品的生产、库存及销售 环节中,造假者都无法获得批量的正确编码,因此,利用防伪码可以有效地遏止造假 者对某类产品的规模性商业假冒。
产品数字身份管理系统是根据企业入网产品的品牌、产量、日期等特征为每件产品生成一个唯一的防伪编码,企业可选用打码、贴标两种方式之一,将这一防伪编码 标识于其产品或包装上。消费者在购买企业产品时,可通过互联网、二维码扫描、400 免费电话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输入这一防伪编码,由系统自动对防伪编码进行验证, 从而鉴别真伪。防伪编码一经查询,相应数据即被作上“已经查询”和查询次数标记, 以防止重复使用。由于整个系统是一个闭环验证系统,防伪编码由中心管理系统产生, 由中心管理系统验证,由中心流出,最后又回到中心,从而实现防伪功能。例如,企 业将防伪编码标识于产品上以后,可对产品具体的销售地区进行登记,消费者或企业 市场人员对产品编码进行查询的同时,即可获知该产品准确的销售地区。当用户查询 出现下列情况时,系统将以预警信息方式提醒企业管理人员,以帮助企业尽快解决问 题:1、同一编码在不同地区被多次查询、同一编码在同一地区被不同的电话多次查 询等情况;2、产品编码的查询地区与销售时登记的销往区域不一致的情况在消费者 防伪查询过程中出现时,说明出现了窜货现象。这就实现了是防伪码的防伪和防窜货 功能。
防伪码的编码规则是:企业编号(4位)+数码规格(2位)+顺序号(10位)经 过特定的加密算法得出16位无序数码(密文)。原来的明文(即企业编号+数码规格+ 顺序号)是16位十进制数,得到的密文也是16位十进制数。
目前,业内一般使用的是通用的二进制分组加密算法,例如DES(Data EncryptionStandard,数据加密标准)、TEA(Tiny Encryption Algorithm,微型加密算法等,这 些算法是二进制的,然后再做进制转换,转换为十进制。
加密算法设计要遵循Shannon于1949年提出的混乱原则和扩散原则。扩散(Diffusion)的目的是让明文中的单个数字影响密文中的多个数字,从而使明文的 统计特征在密文中消失,相当于明文的统计结构被扩散。混乱(Confusion)是指让 密钥与密文的统计信息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从而增加通过统计方法进行攻击的难 度。
基于此,现有的二进制分组加密算法存在以下缺陷:
1、防伪码要求与原来的明文一一对应,一个短分组只有表示最大信息量,才能 充分利用该短分组有限的位数,做到一一对应。现有的二进制分组加密算法,通过进 制转换得到的固定长度密文不能表示最大信息量。如8位十六进制数,其十进制的最 高位数只能为0到4。2、现有的二进制分组加密算法,如DES算法等,需要再做进 制转换,因此会导致安全性降低,不能满足防伪码的特殊需要。3、在混乱原则和扩 散原则方面,按照防伪码标准要求,单码0-9分布在10%左右,双码00-99分布在1% 左右。进制转换后的二进制分组加密算法无法满足该项要求。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兆信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兆信数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88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