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防伪码的加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8822.4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7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兆信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6 | 分类号: | H04L9/06;G06F21/6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何晓春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码 矩阵 十进制 加密 明文 分组 标准要求 分组密码 加密处理 加密结果 加密数据 进制转换 正整数 单码 多轮 列数 密文 双码 行数 输出 返回 | ||
1.一种用于防伪码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加密的十进制明文按照m×n字节的大小进行分组,每个m×n字节大小的分组为一个体矩阵,所述体矩阵的行数为m,所述体矩阵的列数为n,其中,m和n为正整数,且1≤m≤4;
对每个所述体矩阵进行多轮十进制线性和非线性循环加密处理;
对所有的所述体矩阵的加密结果进行组合,生成十进制密文进行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伪码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每个所述体矩阵进行多轮十进制线性和非线性循环加密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轮密钥加处理、S盒替换处理、行移位处理、列混合处理的顺序,对每个所述体矩阵进行多轮循环加密,并在最后一个加密循环中去除列混合加密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伪码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分组长度m×n为6、8、12或16的所述体矩阵,进行10轮加密;
对于分组长度m×n为20的所述体矩阵,进行12轮加密;
对于分组长度m×n为32的所述体矩阵,进行14轮加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伪码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盒替换处理的过程为:将原十进制数替换成对应的另一个十进制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防伪码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盒替换处理包括单个十进制数的S盒替换算法和双十进制数的S盒替换算法;
对凑成一对的十进制数用双十进制数的S盒替换算法及其逆替换算法进行替换;对于长度为奇数的所述体矩阵,其末位的单个十进制数用单个十进制数的S盒替换算法及其逆替换算法进行替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伪码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不同的防伪码的渠道,设置不同密钥,每个密钥对应不同的数据库。
7.一种用于防伪码的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组模块、加密模块以及组合模块;
所述分组模块,用于将待加密的十进制明文按照m×n字节的大小进行分组,每个m×n字节大小的分组为一个体矩阵,所述体矩阵的行数为m,所述体矩阵的列数为n,其中,m和n为正整数,且1≤m≤4;
所述加密模块,用于对每个所述体矩阵进行多轮十进制线性和非线性循环加密处理;
所述组合模块,用于对所有的所述体矩阵的加密结果进行组合,生成十进制密文进行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防伪码的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模块还用于按照轮密钥加处理、S盒替换处理、行移位处理、列混合处理的顺序,对每个所述体矩阵进行多轮循环加密,并在最后一个加密循环中去除列混合加密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用于防伪码的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模块对于分组长度m×n为6、8、12或16的所述体矩阵,进行10轮加密;对于分组长度m×n为20的所述体矩阵,进行12轮加密;对于分组长度m×n为32的所述体矩阵,进行14轮加密。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用于防伪码的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盒替换处理的过程为:将原十进制数替换成对应的另一个十进制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兆信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兆信数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88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